[分享] Windows導讀軟體入門第三版-第七章 瀏覽網頁 - 討論區

[分享] Windows導讀軟體入門第三版-第七章 瀏覽網頁

文章瀏覽次數 82 文章回覆數 1

特種兵

特種兵圖像(預設)

2025-03-08 17:31:07

From:111.249.175.4

  • 你知道三大主流瀏覽器的基本操作嗎
  • 三大主流瀏覽器加入書籤的操作都不同,有沒有什麼簡單而一致的替代方案
  • 網頁的架構千變萬化,你知道我們應該掌握哪些原則才能快速的獲取資訊嗎
  • 你知道三大瀏覽器常用的設定分別是哪些嗎

第七章 瀏覽網頁

本章將介紹使用三種導讀軟體閱讀網頁內容的按鍵操作。許多按鍵操作都是相同的。如果你已經熟悉其中一種導讀軟體,就能相當快速地掌握另一種的基本操作。本章也會說明有效瀏覽網頁的一般策略。涵蓋的瀏覽器包括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 和 mozilla firefox。

本章的大部分內容取自原作者在 2020 年 8 月出版的著作「when one web browser is not enough: a guide for windows screenreader users」。瀏覽器設定的部分已經過大幅更新。調整瀏覽器應用程式設定的步驟經常會改變。因此,請記住,在 2023 年初本章定稿到你閱讀本章期間,內容可能已有所變動。

7.1 網頁瀏覽最重要的按鍵

使用導讀軟體瀏覽網頁時,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只要你能掌握十幾個按鍵組合,就能有效地使用這三種瀏覽器來瀏覽網頁。壞消息是:每個網站都不一樣,而且無障礙程度也各有差異。無論你對這些按鍵組合有多熟練,有些網站可能還是很難或根本無法瀏覽,因為網頁開發者在設計網站時沒有充分考慮到無障礙的需求。另一種可能是,網站在開發和測試時只使用了一兩種瀏覽器而非全部,導致無障礙程度出現差異。

不管是什麼原因,有時候某個網站在某個瀏覽器上會比較容易瀏覽,在另一個瀏覽器上則較難瀏覽。當你在使用某個瀏覽器時遇到障礙,你的第一個排除障礙策略就是嘗試使用另一個瀏覽器。這就是為什麼要熟悉多個瀏覽器的最重要原因。當遇到障礙時的第二個策略是切換導讀軟體。嘗試不同的瀏覽器和導讀軟體組合,可以增加你從不穩定的網站獲取所需資訊的機會。

因為每個網站都不一樣,請將本節列舉的各種按鍵視為一組可靈活運用的工具。如果某個按鍵無法完成工作,就從你的工具箱中找出另一個來試試。

對導讀軟體使用者來說,網頁常常充斥著許多額外的內容:廣告、裝飾性圖片,以及社群媒體連結,這些都會妨礙你的瀏覽。你的目標應該是快速跳過這些雜亂的內容,直接找到有意義的內容。導讀軟體提供了一系列的按鍵來幫助你完成這個目標。幸運的是,這些按鍵在 jaws、nvda 和 narrator 中有許多是相同的。此外,還有一些 windows 的按鍵在所有瀏覽器中都通用。

房地產經紀人強調「地點、地點、地點」的重要性。要成為一個有效率的網頁瀏覽者,就要「聽、聽、聽!」在瀏覽網站時,要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問題:那是標題嗎?是哪一個層級?那是按鈕嗎?如果是的話,下次我是不是可以使用 b 鍵更快地移到按鈕?那個連結的第一個字是什麼?如果我叫出連結清單,用字首搜尋是不是最快的方式?那是頁面上唯一的文字方塊或下拉式方塊嗎?如果是的話,我是不是可以在頁面的任何位置使用 e 或 c 鍵快速跳到那裡?雖然這聽起來像是過多的音訊,但你可以訓練你的耳朵,讓有效的聆聽變成自然而然的事。很快地,在網頁間移動就會變得不那麼令人沮喪,反而更有趣。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如何探索一個不熟悉的網站,以便大致了解網站上有哪些資訊,以及如何快速找到內容。首先,你要如何前往一個新的網站?如果你開啟瀏覽器,而且沒有進入任何網頁,你可以直接輸入網站網址然後按 enter。如果你一開始就在某個網頁上,可以在任何瀏覽器中使用 alt + d 或 f6 來跳至網址列,輸入網址,然後按 enter。關於開啟網頁的更多細節,請參考第 7.4 章。

當我第一次造訪某個網站時,我希望能立即知道頁面上有多少標題和連結。你的導讀軟體在開啟頁面時通常會告訴你這些資訊,但不是每次都會。同時也會有許多其他聲音干擾,所以你可能會錯過這些資訊。

narrator 和 jaws 都可以用單一按鍵提供摘要資訊。使用 jaws 時,在頁面頂端使用 insert + f1 開啟 jaws 的畫面相關說明。你會聽到頁面上的連結和標題數量。聽完這些資訊後,使用 escape 鍵離開虛擬檢視器並返回網頁。

在 narrator 中,使用 insert + s 可以取得類似的摘要。在 narrator 中,你也可以快速按兩下 insert + s,以取得以下資訊:頁面上的連結、地標和標題的數量,以及頁面上的熱門連結清單,這些連結是頁面上流量最多的連結。熱門連結功能是 narrator 獨有的特色。

使用 jaws 和 narrator,你可以使用 insert + f6 和 insert + f7 分別取得標題和連結的清單。兩者都會告訴你頁面上各有多少個項目。

  1. nvda 沒有分別提取標題和連結清單的按鍵。這些都可以在元素清單對話方塊中找到。表單欄位和按鈕的清單也在這裡。要瀏覽 nvda 元素清單對話方塊,請執行以下步驟:
  2. 使用 insert + f7 進入元素清單對話方塊。這會將你帶到其中一種元素類型的樹狀檢視中,雖然一開始可能不太清楚目前列出的是哪種類型。
  3. 使用 shift + tab 一次,移至包含元素類型的選擇鈕。使用上下方向鍵移至標題的選擇鈕。
  4. 使用 tab 一次移至標題的樹狀檢視。不幸的是,你聽到的內容可能會令人困惑,因為 nvda 是以樹狀檢視而非簡單的清單檢視來呈現資訊。樹狀檢視的層級組織方式與標題的層級不同。對於第一級標題,nvda 會說「第零層級」,因為它是在識別樹狀檢視階層中的層級,而不是標題階層中的層級。樹狀檢視階層中的第一層代表它是第二級標題,以此類推。
  5. 再次使用 shift + tab,然後使用上下方向鍵移至連結的選擇鈕。
  6. 使用 tab 一次,連結的樹狀檢視就會出現。
  7. 使用 escape 離開元素清單對話方塊。

為什麼這些資訊很有用?標題是導讀軟體使用者在網頁瀏覽時的「最佳夥伴」。當網頁開發人員正確地運用標題時,標題及其階層架構就像是為書籍或文章章節做大綱一樣,能夠有邏輯地組織網頁內容。使用標題瀏覽可以幫助你大致了解網頁的內容,也能快速找到你想要瀏覽的內容。我想知道網頁上有多少個標題,以判斷使用標題瀏覽是否是個可行的瀏覽策略。如果我聽到頁面上只有一個標題,或是完全沒有標題(這種情況偶爾會發生),我就需要尋找其他的瀏覽策略。如果我聽到有 40 或 50 個標題,這也可能是個問題,因為太多標題反而會妨礙有效的瀏覽。我發現大約 5 到 15 個標題是最理想的範圍,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聽到連結數量可以大致了解網頁有多「繁忙」。像是紐約時報首頁在任何時候都可能有 350 到 800 個連結。如果你聽到這樣的數字,你可以假設這個網頁會有許多雜亂的內容,因此相較於連結較少的網頁,瀏覽起來會更具挑戰性。

7.1.1 標題與標題層級

當你確定使用標題瀏覽可能會有幫助時,使用 h 鍵移至下一個標題,使用 shift + h 移至上一個標題。如果你瀏覽頁面上的所有標題,這可以讓你快速了解該頁面可以瀏覽哪些資訊。如果你使用下方向鍵逐行閱讀標題下的內容,你可能會聽到一兩個句子,進一步說明該標題的內容。一個設計良好的頁面會在每個標題下提供一致的資訊。當你在標題間移動時,你可能會聽到某些標題也是連結,表示你可以按下 enter 鍵開啟與該主題相關的另一個頁面。按下 enter 鍵開啟其中一個連結的新頁面。

如果網頁開發人員正確建構了標題層級,這不僅能幫助你理解網頁的組織和邏輯層次,還能快速找到內容。網頁最多可以有六個標題層級。你可以使用鍵盤數字列的數字鍵來瀏覽不同層級。使用數字列的 1 鍵可以瀏覽第一層標題,2 鍵可以瀏覽第二層標題,以此類推。

當你使用 3 跳到第三層標題時,你會先聽到在標題階層中位於其前面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標題。這可以幫助提供上下文,並使瀏覽更有效率。例如,我常去的一家餐廳網站上的四個標題層級是:

  • 第 1 層:餐廳名稱。
  • 第 2 層:晚餐菜單。
  • 第 3 層:食物類別(開胃菜、主菜、甜點等)。
  • 第 4 層:各類別中的特定菜餚。

這個網頁有超過 150 個標題。如果沒有邏輯性的階層架構,要理解資訊如何呈現會很混亂,瀏覽也會很沒效率。如果我想要快速跳到甜點選項,我只需要使用數字 3 幾次就可以了,而不用按超過 100 次的 h 鍵。

一旦你了解這個邏輯結構,你可能不想聽完整的上層標題內容。使用 jaws,你可以減少這些冗長的朗讀內容(請參考第 8.1.5.6 章)。

在設計良好的網站上,瀏覽到第一層標題會立即帶你到該頁面的主要內容:例如新聞文章的標題。如果你發現瀏覽到第一層標題在某個頁面可以運作,那麼在該網站的其他頁面上也幾乎都會有相同的效果。

7.1.2 連結

如上所述,你可以使用 insert + f7,或是透過 nvda 的「元素清單」對話方塊來瀏覽 jaws 和 narrator 的連結清單。

在許多網站中,重要頁面的連結通常會集中在清單的上方位置。如果你是第一次瀏覽某個網站,在瀏覽完首頁的標題之後,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前 15 到 20 個連結,這可能是了解網站最重要頁面的好方法。網頁開發人員通常會將這些連結設計成主要或次要的瀏覽區域,並且會出現在網站的每個頁面上(關於區域的更多說明,請參考下方第 7.2.1 章)。舉例來說,在許多大學網站中,你常常可以在清單頂端附近找到入學申請、註冊、學年行事曆、助學金、教職員名錄以及課程目錄等連結。

網頁的底部通常也會有頁尾區域,其中包含一組連結,這些連結就像網站地圖一樣,標示出重要的連結。這是另一種更好理解網站架構和可用內容的方式。

使用 enter 鍵啟動連結時,會將你重新導向至網站的另一個頁面,或是如果是同一頁面的連結,則會跳到該頁面的其他位置。使用 jaws 時,你可以分別使用 tab 鍵和 shift + tab 鍵移動到下一個和上一個連結。使用 nvda 和 narrator 時,你可以使用 k 鍵和 shift + k 鍵來完成這項操作。不過,使用連結清單的瀏覽效率會更高。開啟連結清單後,使用 home 鍵和 end 鍵分別可以跳到清單中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連結。你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鍵瀏覽清單。如果你知道連結的第一個字母,使用字首搜尋直到找到想要的連結是最有效率的瀏覽方式。要啟動連結,請使用 enter 鍵。

在連結清單,如果你想要移動到目前頁面上該連結的位置而不啟動它,使用 tab 鍵一次,然後在「移至連結」按鈕上按下 enter 鍵。若是 nvda 的元素清單,則是按數次 tab 鍵直到屬於該連結的「移到」並按 enter 鍵。

總而言之,對許多網站來說,或至少對那些沒有重大無障礙問題的網站而言,使用上述標題和連結的組合,可以讓你快速掌握網站上有哪些資訊。

7.1.3 搜尋文字的尋找命令

有時你只是想要找到特定的文字,而不是一般性地瀏覽網頁。尋找命令可以節省時間。使用 jaws 時,按下 control + f,輸入你想要搜尋的文字,然後按下 enter。你會停在游標目前位置之後第一個符合的文字上。如果那不是你想要的位置,使用 f3 前往下一個。持續使用 f3 直到找到你想要的位置。

對應的 nvda 和 narrator 按鍵是:第一次搜尋使用 control + insert + f,後續搜尋則使用 insert + f3。

你可以在搜尋時發揮想像力。如果我在 amazon 網頁上想要快速找到商品價格,我會在尋找命令的編輯區中輸入美元符號然後按 enter。或者如果我要找一家公司的電話號碼,而且我很確定知道那三位數的區域號碼,我就會輸入那個號碼,如果號碼在那個網頁上的話就能很快找到。

如果明眼人在頁面上看到了一些關鍵字,你也可以試著搜尋看看,或許就能很快的到達該處。

即使你要找的文字不在頁面上,你也會立即聽到「找不到搜尋字串」的提示。這總比浪費時間在頁面上瀏覽來瀏覽去要好。

7.1.4 表單欄位

表單欄位是一個允許使用者提供輸入的元素。在網頁上常見的五種表單欄位類型是:編輯區、下拉式方塊、按鈕、核取方塊和選擇鈕。

使用 jaws 時,你可以使用 insert + f5 瀏覽表單清單。使用 nvda 時,使用 insert + f7 開啟元素清單對話方塊,使用 shift + tab 一次移至選擇鈕清單,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至表單選擇鈕,再使用 tab 一次移至表單清單。narrator 沒有列出表單的按鍵命令。

在 jaws 和 nvda 的表單清單中,你可以預覽頁面上有多少以及有什麼類型的表單。你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鍵移動到想要的表單,並使用 enter 鍵跳到頁面上的該位置。不過,要快速瀏覽表單欄位,更好的方式是學習導讀軟體用來瀏覽不同表單類型的快速鍵。這些快速鍵包括:

  • e:編輯區
  • c:下拉式方塊
  • b:按鈕
  • x:核取方塊
  • a:選擇鈕 (jaws)
  • r:選擇鈕 (nvda 和 narrator)
  • f:任何種類的表單欄位

你可以使用 shift 鍵搭配上述任一快速鍵,回到相同類型的上一個表單欄位。

讓我們依序來看看這些內容。

編輯區是用來輸入文字的地方,例如你的姓名、街道地址和居住城市。使用 e 鍵然後按 enter 或空白鍵即可進入。預設情況下,你的導讀軟體會發出某種聲音來表示你已進入編輯區。當你按 escape 或 enter 離開時,也會聽到另一種聲音。在 jaws 中,這些聲音可以更改。或者,你可以關閉這些聲音,改用「forms mode on」和「forms mode off」的語音提示(如何設定請參考第 8.1.5.1 章)。在此之後,我會把這些聲音稱為「嗶聲」。

7.1.5 關於游標的簡短說明

為什麼要使用 e 然後按 enter 鍵來進入編輯區呢?這是因為你正在切換游標。按下字母 e 是使用導讀軟體特殊游標的按鍵指令,這個游標是導讀軟體程式的一部分。對於一般使用者在相同畫面上的瀏覽來說,這個按鍵指令是沒有意義的。jaws 將這個功能稱為「virtual pc cursor」,nvda 則稱為「瀏覽模式」,narrator 則稱之為「掃描模式」。

使用 enter 或空白鍵進入編輯區時,會切換到電腦游標,也就是明眼人使用的游標。此時,導讀軟體使用者和明眼使用者都在相同的位置。兩者都可以輸入文字。離開編輯區時,會回到虛擬游標。jaws 會說「virtual pc cursor」來表示這個狀態。narrator 會說「掃描模式」。nvda 則只會發出聲音。因此,在表單欄位間瀏覽時,需要在特殊的虛擬導讀軟體游標和我有時稱為「明眼人游標」之間來回切換。

當你在編輯區中,使用 tab 鍵和 shift + tab 鍵分別可以移動到下一個和上一個表單欄位。你不會聽到任何提示音,因為使用 tab 和 shift + tab 只會在表單欄位之間移動,而不會離開表單。

相對地,你可以使用 escape 鍵離開編輯區。當你離開時會聽到一個較低音的「咚」聲。如果你使用 jaws,且保持在預設的自動表單欄位模式下(關於這部分可以參考第 8.1.5.2 章),你也可以使用下方向鍵離開編輯區。這兩種方式都會保留你在編輯區中輸入的文字。

可以理解成按 e 只是跳到該編輯區上,此時輸入文字都還是在執行導讀軟體的命令,例如輸入 e 就會跳到下一個編輯區,因此,想把文字輸入到編輯區中就要使用如上所述的操作,切換模式後再進行輸入。

下拉式方塊是預先設定好選項的下拉式清單。常見的例子包括州別和居住國家的清單。使用 c 鍵和 enter 鍵或空白鍵可以進入下拉式方塊。和編輯區一樣,你會聽到一個提示音表示進入,另一個提示音表示離開。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來選擇項目。你也可以使用字首搜尋來找到你要的選項(有些地方可能只能輸入字母)。要離開時,可以使用 escape 鍵或是用 tab 鍵移到下一個表單欄位。這兩種方式都會確認你的選擇。

有時下拉式方塊會與導讀軟體發生衝突。當你使用下方向鍵時,導讀軟體可能會突然沉默,或是整個頁面都改變了。要預防這種情況和其他異常行為,你可以同時按下 alt + 下方向鍵來展開清單,這是一種「保險措施」。你的導讀軟體通常會說「開啟清單方塊」來表示下拉式方塊已經展開。

因此,對於編輯區和下拉式方塊,都需要類似的兩步驟過程來切換虛擬游標和電腦游標。但對於其他類型的表單欄位則不需要這樣的步驟。

按鈕最常用於在填寫完一些表單欄位後執行動作。例如「確定」、「下一步」、「上一步」、「繼續」、「提交」和「執行」按鈕。使用 b 和 shift + b 分別可以移至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使用空白鍵或 enter 可以啟動按鈕。

使用 x 和 shift + x 分別前往下一個和上一個核取方塊。使用空白鍵來勾選核取方塊,再按一次空白鍵則可取消勾選。在網頁中可以勾選多個核取方塊。例如,當你被問到以下十個活動中,哪些是你最喜歡的興趣時,你可以勾選多個選項。

使用 jaws 時,使用 a 鍵移至下一個選擇鈕。使用 nvda 和 narrator 時,則改用 r 鍵。選擇鈕可能會和核取方塊混淆。兩者的差別在於你只能選取單一選擇鈕,但可以選取多個核取方塊。這導致了確認選擇鈕和核取方塊的細微差異。不像核取方塊可以使用空白鍵來勾選和取消勾選,要取消選擇鈕的唯一方法是在不同的選擇鈕上使用空白鍵。舉例來說,假設你遇到一個有「是」和「否」選擇鈕的問題。如果「是」選擇鈕已經被選取,你在上面使用空白鍵時不會有任何反應。但如果你在「否」選擇鈕上使用空白鍵,這會選取它並同時取消選取「是」選擇鈕。

7.1.6 表格

表格經常用於顯示財務資訊,例如交易記錄、投資報酬率和貸款產品明細。你也可能在交通運輸網站上遇到公車和火車時刻表。從頁面頂端,使用 t 鍵瀏覽到第一個表格。這會將游標放在表格的左上角儲存格。你的導讀軟體會告訴你表格中有多少欄和列,以及儲存格中的文字內容。

在表格中有幾種瀏覽方式。同時按住 control、alt 和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可以在直欄中上下移動。同時按住 control、alt 和右方向鍵或左方向鍵可以在橫列中左右移動。

如果網頁開發人員在設計表格時有考慮到無障礙性,當你在同一列左右瀏覽時,導讀軟體會先朗讀表格最上方列的欄位標題,然後再朗讀游標所在儲存格的內容。當你在同一欄上下瀏覽時,導讀軟體會先朗讀最左方欄的列標題,然後再朗讀儲存格內容。導讀軟體也可能會用比儲存格內容更高的音調來朗讀欄位和列的標題。這讓導讀軟體使用者能更容易理解儲存格內容。

另一種在列中逐格移動的方式,是使用下方向鍵從左向右移動。使用上方向鍵則可以從右向左移動。使用右方向鍵和左方向鍵則可以在儲存格中逐字朗讀。

在 jaws 中,你可以使用「分層」按鍵來避免需要一直按住 control 和 alt 鍵。當游標位於表格中時,同時按住 insert 和空白鍵,直到聽到點擊聲。接著按下 t,jaws 就會說「table layer」。現在你只需要使用四個方向鍵就可以上下左右移動。你會聽到與上述按住 control、alt 和方向鍵時完全相同的語音回饋。在 jaws 表格分層模式中,你還可以使用以下按鍵:使用 home 和 end 移至該列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儲存格、使用 control + 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至該欄的頂端或底端,以及使用 control + home 和 control + end 移至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儲存格。要退出分層模式,請按 escape 鍵。你會聽到一個提示音。另外,使用 alt + tab 切換離開頁面或是瀏覽離開表格時,也會退出分層模式。

在 nvda 瀏覽表格沒有分層命令功能,但可以使用 control + alt + home 鍵移到該列的最左欄,control + alt + end 鍵則是移到該列的最右欄,control + alt + page up 鍵移到最上方列的該欄,control + alt + page down 鍵移到最下方列的該欄。若想單純使用方向鍵來上下左右移動表格,可能要安裝「easy table navigator」這個附加元件來切換。

7.2 其他實用的按鍵

7.2.1 區域/地標

網頁也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區域或地標。jaws 使用「region」區域這個詞,而 nvda 和 narrator 則使用「landmark」地標這個詞。使用 jaws 時,按 r 可以移到下一個區域。使用 nvda 和 narrator 時,按 d 可以移到下一個地標。

當使用區域或地標瀏覽時,你會聽到諸如橫幅、導覽、主要區域/地標等詞彙。使用下方向鍵會移至連結或文字。

目前,並沒有太多導讀軟體使用者會使用區域/地標瀏覽。在 2024 年的 webaim 輔助科技使用者調查中,[1] 少於 2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經常使用區域/地標。從早期的調查來看,使用率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覺得這與多數網站沒有好好的加上地標來增加無障礙的設計有關,想要調查使用者的習慣,不如也來調查一下前端網頁設計者對於地標的認知、設計與利用到底有多少。因為使用者在使用地標的單鍵瀏覽時經常沒有很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省略了這個操作可能性。這一段是我的看法,與原作者無關。

考慮到網頁設計的特殊性,有時候在某些網站上這種瀏覽方式特別有效。舉例來說,我使用 turbotax 來完成我的報稅表。這個應用程式在標題的處理上做得不好,但在區域的處理上做得很好。相關內容都位於主要區域/地標中,使用 jaws 時可以用 q 鍵快速瀏覽,使用 narrator 時則是使用 insert + n。因此,我能夠使用 jaws 或 narrator 有效率地輸入我的稅務資料。nvda 目前還沒有瀏覽到主要地標的快速鍵。

7.2.2 非連結文字

在 jaws 和 nvda 中,使用 n 鍵可以跳到下一個非連結文字區塊:也就是不是連結、圖片或表單欄位的文字。當標題瀏覽功能無法正常運作時,這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次佳」策略,因為非連結文字可能是有意義的內容。我經常使用這個功能來跳過重複的元素,以更快速地瀏覽內容,但這通常不如適當標記標題的網頁來得可靠。

當標題下方有重複的元素時,我也會使用 n,通常是一系列的社群媒體和其他連結。我使用 h 移至標題,然後使用 n 跳到更接近我想要的內容。

7.2.3 更多按鍵操作

以下是一些在瀏覽網頁時可能會用到的實用按鍵:

  • g:下一個圖形,特別是當有替代文字時。
  • l:下一個清單。
  • i:清單中的下一個項目。
  • k:下一個定位點(請參考第 7.11.3 章關於建立定位點)。(jaws)。如果是 nvda 則是跳下一個連結。
  • v:下一個已瀏覽的連結。

還有更多與網頁瀏覽相關的導讀軟體按鍵,你可以透過以下連結瀏覽:

jaws 瀏覽快速鍵

nvda 指令快速參考

narrator 鍵盤命令和觸控手勢

7.3 什麼是網頁無障礙?

網頁無障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可以感知、理解、瀏覽和使用網路,並且能夠運用他們可支配的輔助科技工具來達成這些目標。對於視力極低或完全無法使用視覺的人來說,這表示要使用導讀軟體,有時還會搭配點字觸摸顯示器。對於具有不同程度可用視力的使用者而言,主要工具則是像 zoomtext、fusion 和 windows 放大鏡這類的螢幕放大軟體。

7.3.1 網頁內容無障礙指引

網頁內容無障礙指引 (wcag)[2] 是最廣為人知且被接受的網頁無障礙標準。這些指引是由一個稱為全球資訊網協會 (w3c) 的國際網路專家組織所制定。wcag 隨著時間演進,以跟上科技的變遷。wcag 2.0 和 2.1 分別於 2008 年和 2018 年發布。2.2 版於 2023 年 10 月發布,而 wcag 3.0 目前正在開發中,預計將在五到六年後發布。

四個廣泛的原則之下詳細闡述了一系列具體標準。作為網路的日常使用者,熟悉 wcag 標準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在無障礙方面你可以合理地期待網站達到什麼程度。當你遇到無障礙的障礙時,熟悉這些標準將有助於你更精確地向網站擁有者描述問題,如果你想要提出改善建議的話。

網頁無障礙規範 wcag 為網頁開發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四個一般性的無障礙原則。在這些廣泛的領域中,列出了具體的標準。這些原則是:

  • 可感知:無論是否有身心障礙,每個人都必須能夠察覺頁面的內容。
  • 可操作:所有使用者都必須能夠與頁面的元件進行互動。
  • 可理解:所有使用者都必須能夠理解頁面上資訊的含義,以及與頁面元件互動的任何指示。
  • 穩健性:無論網頁的外觀或內容為何,它都必須保持無障礙性,也就是能在各種裝置上使用,並且能與各種輔助科技相容。

使用「pour」作為記憶 wcag 四大原則的助記符號。

wcag 符合性有三個等級。

  • level a:最基本的無障礙等級,無法滿足所有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 level aa:為大多數人提供無障礙功能,也是多數網頁開發者的目標。這是美國大多數與網頁無障礙相關的政策行動或法律程序的標準。
  • level aaa:最高的無障礙標準。這通常是一個理想目標,而不是總能達到的標準,不過根據目標使用者的不同,某些 aaa 標準可能很重要。
7.3.2 易用性

易用性和無障礙有密切的關係。w3c 網站指出「易用性是指設計出有效且令人滿意的產品。」[3]就網頁瀏覽的情境來說,如果導讀軟體使用者具備一般技能就能合理順暢地與網頁互動,那麼這個網頁就是「易用」的。一個網站可能在技術上是無障礙的,但使用起來卻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資訊是可以瀏覽的,但會遇到相當大的困難和挫折。一個熟練的「進階使用者」也許能夠瀏覽特定網站上的資訊,但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瀏覽相同的內容可能會極為困難。

w3c 網站有一個標題為 理解 wcag 2.1 的網頁。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特定無障礙成功準則的連結,包含說明和範例。雖然所有的成功準則都很重要,但我認為以下幾點對於讓網站變得可用或「友善視障」對一般導讀軟體使用者來說是最關鍵的。相關的 wcag 網頁連結也包含在內,以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7.3.3 網頁內容無障礙指引的未來

數位通訊技術持續快速演進。被稱為「wcag 3.0」的新版 wcag 於 2021 年初開始制定。wcag 3.0 旨在滿足更廣泛身心障礙族群的無障礙需求。早期版本的 wcag 主要著重於網頁內容。wcag 3.0 將擴大範圍,納入更多數位科技,如行動裝置和桌面應用程式,以及其他數位內容格式,如 pdf 和 epub 文件。

7.4 開啟網頁的選項

這一節首先討論當你第一次開啟瀏覽器時想要進入哪個網頁。接著我會說明如何新增書籤/我的最愛,以及桌面捷徑,這些功能對於快速造訪經常瀏覽的網頁非常有用。

關於開啟瀏覽器,這三種瀏覽器都提供三個選項:開啟新分頁頁面、開啟上次瀏覽工作階段的最後一個頁面,或是開啟特定的一個或多個頁面。你選擇的頁面也可以稱為起始頁面或登入頁面。如果你選擇了一個特定的頁面,它也可以被稱為首頁。為了清楚起見,我會使用「起始頁面」這個詞。

我會先解釋分頁瀏覽的概念,然後說明如何選擇你的首頁。

許多人選擇將 google 設為首頁,因為他們想要快速瀏覽 google 搜尋引擎。不過,如果你選擇將首頁設定為新分頁而不是特定網頁,你就可以立即使用預設的搜尋引擎進行搜尋。或者,如果你已經知道網站位址,也可以直接輸入想開啟的網站位址。

7.4.1 分頁瀏覽

分頁瀏覽是一種瀏覽方式,讓使用者能在單一視窗中瀏覽多個網頁。這些額外的頁面會以分頁標籤的形式顯示在瀏覽器視窗的頂端,因此稱為「分頁瀏覽」。所有瀏覽器的按鍵操作方式都相同。

當你開啟多個網頁時,瀏覽這些網頁的方式和開啟多個 word 或 excel 檔案時的瀏覽方式不同。在後者的情況下,你可以使用 alt + tab 切換所有開啟的檔案。然而,當使用 alt + tab 切換開啟的視窗時,每個瀏覽器只會顯示最後開啟的那個網頁。

如果你使用 control + t 在分頁載入新網頁,而不是使用 alt + d 或 f6,你就可以使用 control + tab 循環瀏覽在特定瀏覽器中開啟的所有分頁。使用 control + w 或 control + f4 可以關閉目前的分頁。這會讓你回到目前瀏覽工作階段中開啟的其他網頁。

除了讓你更容易處理多個網頁之外,使用 control + t 來開啟新網站或執行搜尋也相當快速且容易。當你使用 control + t 開啟新分頁時,如果你知道網頁的網址,可以立即輸入並按 enter,就能開啟該網站。或者,如果你想要執行搜尋,你也可以立即開始輸入搜尋關鍵字,按 enter,你的預設搜尋引擎就會產生搜尋結果。你不需要瀏覽到編輯區或網址列。

三種導讀軟體在開啟新分頁時的朗讀內容並不一致。它們通常會說類似「網址和搜尋列編輯區」這樣的內容,表示你可以輸入網址或搜尋關鍵字。所以,如果我輸入「carroll.org」(不含引號)並按 enter,這會直接帶我前往 carroll center for the blind 的網站。或者,如果我改為輸入搜尋關鍵字「carroll center for the blind」並按 enter,這會使用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開啟搜尋結果頁面。如果我的預設搜尋引擎是 google,搜尋結果會和我先前往 google.com 網頁再進行搜尋的結果完全一樣。

7.4.2 建立和管理我的最愛及書籤的通用方法

要快速前往常用的網站,可以使用我的最愛和書籤。這樣可以節省重複搜尋的時間。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有效率的網路瀏覽者,你會需要一組整理完善的我的最愛或書籤,以及為最常造訪的網站建立一些桌面捷徑。

chrome 和 firefox 稱這些為「書籤」,而 edge 則稱為「我的最愛」。這些只是對同一件事情使用不同的稱呼而已。

因為你可以將這些捷徑整理到資料夾中,所以即使有很多捷徑也能輕鬆找到。你可能會有許多書籤,分別整理在財務、新聞、學校、娛樂等資料夾中。相反地,你不會想在桌面上放置 40 或 50 個網頁捷徑造成雜亂。如果你需要在大量的桌面捷徑中尋找,這就違背了捷徑的本意。只為那些經常造訪的網頁建立桌面捷徑。把它們想像成是你的「最愛中的最愛」。

我不會介紹在各種瀏覽器中新增、瀏覽和管理書籤與我的最愛的流程。相反地,我會提出一個通用的方法,將我的最愛/書籤的新增和管理集中在單一資料夾中。如果你使用多個瀏覽器,在同一個地方處理這些事情可以大幅簡化並加快管理的整個流程。即使你只使用單一瀏覽器,以下列出的流程也比在個別瀏覽器中操作更容易學習和使用。

首先,在你的電腦上的某個位置新增一個資料夾。這可以是在文件資料夾中。不過,如果你使用 dropbox、onedrive 或 google drive for desktop,建議在這些位置新增資料夾,因為這樣可以將資料夾備份到雲端,讓你能在其他裝置上瀏覽。其次,為這個資料夾建立桌面捷徑(關於如何操作,請參考 2.8.1 章節)。這將加快你建立、瀏覽和管理「我的最愛」的速度。

新增我的最愛的步驟如下:

  1. 在你想要加入我的最愛的網頁上,不管你目前使用的是什麼瀏覽器,使用 alt + d 或 f6 瀏覽到網址列,網頁的網址已經被反白。
  2. 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3. 開啟你在桌面上建立的我的最愛資料夾捷徑。
  4. 如果要將我的最愛加入其中一個子資料夾,瀏覽到該資料夾並按 enter。如果你不想放在子資料夾中,可以跳過這個步驟。
  5. 如果使用 windows 10,使用 alt + h + w + s,這是在功能區建立捷徑的快速鍵(我用波士頓俚語「wicked smart」作為記憶方式)。如果你使用的是 windows 11,這時按下 alt 鍵。你會停在已收合的「新增」按鈕上。按空白鍵展開它。使用下方向鍵移到捷徑並按 enter。
  6. 不管是哪個 windows 版本,你現在都會停在編輯區。使用 control + v 在這裡貼上網址,然後按 enter。
  7. 在第二個編輯區輸入你要給這個我的最愛的名稱,然後按 enter。

在這個資料夾中管理我的最愛很容易,因為你使用的按鍵和在電腦其他地方管理檔案和資料夾時相同。相關的按鍵包括:

  • control + shift + n:新增資料夾。
  • enter:開啟資料夾。
  • backspace:回到上一層資料夾(也可以使用 alt + 左方向鍵和 alt + 上方向鍵)。
  • control + c:複製我的最愛。
  • control + x:剪下我的最愛。
  • control + v:貼上我的最愛。
  • f2:重新命名資料夾或我的最愛。
  • delete:刪除我的最愛或資料夾。

就像在你的文件資料夾中一樣,你可以使用字首搜尋來瀏覽資料夾和個別的「我的最愛」項目。你也可以選取多個資料夾和我的最愛項目,這是在其他瀏覽器中管理時所做不到的。

許多從 internet explorer 轉換到其他瀏覽器的人都表示,處理書籤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你採用上述的方法,就可以避開這些問題。

7.4.3 新增桌面捷徑

如上所述,為你認為是「最愛中的最愛」的網頁建立桌面捷徑。在 chrome 中,這個程序既快速又簡單。而在 firefox 和 edge 中則可以使用通用的方法。

7.4.3.1 chrome

在 chrome 建立桌面捷徑的方法:

  1. 瀏覽到你想要建立捷徑的網頁。
  2. 同時按下 alt + f,使用上方向鍵移到「投放、儲存及分享」子功能表,然後按 enter。
  3.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建立捷徑」,然後按 enter。
  4. 這會開啟一個已預先填入網頁標題的編輯區。你可以視需要編輯它。完成後,按 enter。桌面捷徑就建立完成了。

請注意,如果你使用上述步驟在 chrome 中建立桌面捷徑,該捷徑只會在 chrome 中開啟相關網頁,即使 edge 或 firefox 是你的預設瀏覽器也一樣。如果你想要使用 chrome 以外的預設瀏覽器開啟捷徑,請使用下方說明的通用方法來建立捷徑。

7.4.3.2 建立網頁桌面捷徑的通用方法

執行步驟如下:

  1. 在任何瀏覽器中,開啟你想要建立桌面捷徑的網頁。
  2. 使用 alt + d 或 f6 移至網址列。
  3. 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4. 使用 windows + m 或 windows + d 移至桌面。
  5. 使用 control + 空白鍵取消選取桌面上任何已選取的圖示。這個步驟很重要,如果不這麼做,後續步驟都無法正常運作。如果在中文鍵盤的話,可以長按 f5 約 3 秒鐘也可以取消選取任何項目。
  6. 使用快顯鍵,使用上方向鍵移至「新增」子功能表,然後按 enter 開啟。
  7.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捷徑」並按 enter。這會開啟「建立捷徑」對話方塊。
  8. 在「輸入項目位置」編輯區中,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然後按 enter。
  9. 在第二個編輯區中輸入捷徑的名稱,然後按 enter。

如果你使用這個通用方法來新增桌面捷徑,相關的網頁會在你的預設瀏覽器中開啟,不管你是在哪個瀏覽器中建立這個捷徑。

7.4.3.3 建立以特定瀏覽器開啟的桌面捷徑

有時候你可能會想要指定預設瀏覽器以外的瀏覽器來開啟網頁。舉例來說,microsoft 的 bing ai 聊天引擎只能在 edge 中運作。因此,如果我的預設瀏覽器是 chrome 或 firefox,按照前兩個章節的方法將無法正確開啟桌面捷徑。以這個例子來說,以下是建立桌面捷徑的步驟,這個捷徑會在 edge 中開啟,不管我的預設瀏覽器是什麼:

  1. 使用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搜尋方塊,輸入 edge 直到你聽到應用程式的名稱。
  2. 使用快顯鍵,使用下方向鍵移至「開啟檔案位置」,然後按 enter 鍵。這會帶你到開啟 edge 的捷徑。
  3. 不要按方向鍵,這時候焦點會停在「microsoft edge」上,再次使用快顯鍵,使用上方向鍵移至「內容」,然後按 enter 鍵。
  4. 你會進入「目標」編輯區,其中會顯示可執行檔捷徑的檔案路徑。按 control + a 選取它,然後按 control + c 複製到剪貼簿。
  5. 開啟一個空白的文字編輯器,如 word 或記事本,然後按 control + v 貼上。
  6. 按 end 鍵確保游標在檔案路徑的尾端,然後按一下空白鍵。
  7. 使用任何瀏覽器,開啟你想要建立桌面捷徑的網頁。
  8. 按 alt + d 或 f6 移至網址列,然後按 control + c 複製網址到剪貼簿。

使用 alt + tab 回到文字編輯器,然後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現在你應該會看到一段文字,包含瀏覽器捷徑檔案的路徑(以 .exe 副檔名結尾),後面接著一個空格,然後是網址。

從這裡開始,剩下的步驟與上述建立桌面捷徑的通用方法相同,也就是:

  1. 使用 windows + m 或 windows + d 前往桌面。
  2. 使用 control + 空白鍵取消選取桌面上任何已選取的圖示。
  3. 使用快顯鍵,使用上方向鍵移至「新增」子功能表,然後按 enter 開啟。
  4.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捷徑」,然後按 enter。
  5. 使用 control + v 在此處貼上檔案路徑和網址然後按 enter。
  6. 在第二個編輯區輸入捷徑的名稱,然後按 enter。

如果你也想要讓這個桌面捷徑出現在你的「我的最愛」資料夾中,而且不要在預設瀏覽器中開啟,只要從桌面複製並貼到你的「我的最愛」資料夾即可。

7.5 切換瀏覽器

要變更預設瀏覽器很容易,你也可以針對目前所在的網頁變更使用的瀏覽器。

7.5.1 變更預設瀏覽器

為什麼要更改預設瀏覽器呢?為什麼不乾脆選一個瀏覽器就一直用下去?或是只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更換?這其實有幾個原因。你可能喜歡用 firefox 作為預設瀏覽器,但當你開啟某個網站時,它提示該網站在 google chrome 上運作最佳。如果你認為接下來幾個小時或幾天內會經常造訪這個網站,那麼把預設瀏覽器改成 chrome 可能會比較方便。或者你即將瀏覽一個「繁忙」的網頁,上面充斥著大量廣告、圖片和社群媒體連結,這些都讓閱讀和瀏覽變得冗長且令人沮喪。這時你可能會想要暫時將預設瀏覽器切換到 edge,以便使用它的沉浸式閱讀功能(請參考下方第 7.11.1 章)。

如同 2.5.10 章節所述,在 windows 10 中切換預設瀏覽器相當快速且容易。但在 windows 11 中則需要多花一點功夫。

在 windows 10 中切換預設瀏覽器:

  1. 使用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搜尋方塊。
  2. 輸入「default app」的前幾個字母。當你聽到「預設應用程式」時,按下 enter 鍵。
  3. 使用 tab 鍵數次移至網頁瀏覽器按鈕。你目前的預設瀏覽器會在此顯示。
  4. 使用 enter 鍵或空白鍵開啟快顯視窗。使用 tab 鍵移至你想要的新預設選項,然後使用空白鍵選取。
  5. 使用 alt + f4 關閉這個視窗(這裡沒有確定按鈕)。

如第 2 章所述,microsoft 在 windows 11 中讓變更預設瀏覽器的程序變得更複雜了。我在第 2.5.10 章節中以網頁瀏覽器為例,說明如何在 windows 11 中變更預設程式。請參考該章節的說明來了解如何操作。

7.5.2 為特定網頁切換瀏覽器

當你懷疑某些功能故障,而更換瀏覽器可能有幫助時,你可能會想要切換瀏覽器。例如,你在連結上按下 enter 鍵卻沒有反應,或是下拉式方塊中的選項沒有出現。切換瀏覽器需要從第一個瀏覽器複製網址,然後貼到另一個瀏覽器。步驟如下:

  1. 在原來瀏覽器中,使用 alt + d 或 f6 移至網址列編輯區。網址已被選取。
  2. 使用 control + c 複製網址。
  3. 開啟另一個瀏覽器。
  4. 如果另一個瀏覽器設定為在新分頁開啟,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然後按 enter 開啟。或者如果後來的瀏覽器設定為在特定頁面開啟,再次使用 alt + d 或 f6,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然後按 enter。

請注意,這個功能在許多你已經登入的安全網站上無法運作。系統會開啟登入頁面,而不是你嘗試載入的頁面。

7.6 瀏覽器的功能表結構

本節概述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 和 mozilla firefox 的功能表結構。

你可能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各種瀏覽器選單中,但是了解如何操作還是很重要的。當你開啟瀏覽器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花在瀏覽內容上。而且你可以使用快速鍵來執行許多常用的命令,而不需要在選單中尋找。記住這些按鍵組合是值得的,因為最常用的那些在所有瀏覽器中都是通用的。

不過,有時候你可能還是需要瀏覽功能表。你可能想要變更一些設定、新增桌面捷徑、書籤或我的最愛,或是執行其他沒有快速鍵的功能。

和使用快顯鍵瀏覽的快顯功能表類似,chrome 和 edge 也使用快顯功能表。你可以使用上方向鍵和下方向鍵瀏覽這些命令。當你這麼做時,相對應的快速鍵也會被朗讀。firefox 則是使用傳統的下拉式功能表而不是快顯功能表。我先從 firefox 開始說明。

如同任何標準的下拉式選單,使用 alt 鍵開啟 firefox 選單列。你會先停在「檔案」選單上。使用左右方向鍵可以移動到其他選單。特別重要的是「書籤」和「工具」選單。「設定」和「附加元件」(firefox 的擴充功能)就在這裡。要執行這些選單中的任何命令,使用上下方向鍵移動到你想要執行的命令,然後按下 enter 鍵即可。

雖然 chrome 和 edge 的選單結構與 firefox 和已停用的 internet explorer 所使用的下拉式選單不同,但瀏覽這些選單仍然快速且容易。一旦你習慣了這種精簡的選單風格,可能會比起傳統的選單更喜歡它。

google chrome 的功能表項目都整理在單一個下拉式選單中。同時按下 alt 和 f 鍵即可瀏覽。使用上下方向鍵移到你想執行的命令,然後按 enter。當你使用上下方向鍵瀏覽功能表項目時,會清楚地聽到快速鍵的說明。

在 chrome 的快顯功能表中往下移動,項目依序為:「新增分頁」、「開新視窗」、「新增無痕式視窗」、「歷史記錄」子功能表、「下載」、「書籤」子功能表、「縮小文字」、「放大文字」、「全螢幕」、「列印」、「投放」、「尋找」、「更多工具」子功能表、「剪下」、「複製」、「貼上」、「設定」、「說明」子功能表,以及「結束」。這些項目會循環顯示,所以你可以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動到想要的命令。要離開快顯功能表,請按 escape 鍵。

edge 的功能表結構和 chrome 非常相似。和 chrome 一樣,同時按下 alt 和 f 鍵就能瀏覽快顯功能表。使用上下方向鍵瀏覽時,你會發現只有一些細微的差異。edge 使用「我的最愛」,而 chrome 則是使用書籤。不過它們的用途是一樣的。擴充功能在 edge 的快顯功能表中是直接列在命令清單中,而在 chrome 則是在「更多工具」子功能表中。

7.7 歷史記錄

這裡所說的歷史記錄就是瀏覽記錄,也是歷程記錄,不同瀏覽器在不同版本可能有不同的名稱。

你可以使用歷史記錄來瀏覽最近幾天、幾週和幾個月內造訪過的網頁清單。你也可以搜尋和刪除歷史記錄。如果你想要快速回到最近造訪過的網站或特定網頁,瀏覽歷史記錄會很有用。刪除歷史記錄主要是基於隱私考量,特別是當你使用公共或共用電腦時。

control + h 是瀏覽歷史記錄的通用按鍵。每個瀏覽器都以不同方式顯示歷史記錄。firefox 以清楚的樹狀檢視結構來顯示依日期和網站分類的歷史記錄。在 chrome 和 edge 中,依日期和網站檢視歷史記錄的配置則較不清楚。

雖然每個瀏覽器刪除歷史記錄的步驟都不同,但是所有瀏覽器都有一個通用的方法。使用 control + shift + delete,然後使用 tab 鍵在多個核取方塊之間移動來清除各種項目。歷史記錄就是其中一個選項。使用空白鍵勾選後,使用 tab 鍵移至「確定」按鈕並按下 enter。

7.7.1 firefox

在 firefox 中檢視瀏覽記錄:

  1. 使用 control + h 在新分頁中開啟瀏覽記錄。
  2. 使用 tab 鍵移至「開啟選單」按鈕,並使用空白鍵展開。你可以使用下方向鍵在三個選項中選擇:依照日期排序(預設值)、依照網站排序、清除瀏覽記錄。前面兩個選項是排序方式,在你的選擇上使用 enter 鍵,然後使用 tab 鍵移至樹狀檢視來查看你的瀏覽記錄。
  3. 在預設的依照日期排序中,樹狀檢視的組織方式如下:第零層為日期、第一層為網站、第二層為網站內的個別網頁。
  4. 在網頁上使用 enter 鍵來開啟它。

你也可以使用快顯鍵,從瀏覽記錄中刪除個別網站或網頁、將網站或網頁加入書籤,以及執行其他操作。

7.7.2 edge

edge 的歷程記錄是以樹狀檢視方式組織。只有單一檢視方式——依日期和頁面,日期在第零層,個別頁面在第一層。若要瀏覽:

  1. 使用 control + h 開啟歷程記錄分頁。
  2. 使用 tab 鍵移至樹狀檢視,其中日期列在樹狀檢視的第零層,也就是第1級。
  3. 按 insert + 空白鍵將 nvda 切換成焦點模式,可以使用右方向鍵開啟樹狀檢視的第一層,然後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列出的頁面。
  4. 在你想要造訪的頁面上按下 enter 鍵來開啟它。

你也可以使用快顯鍵來開啟更多選項,例如從歷程記錄中刪除頁面等其他功能。若要關閉歷程記錄分頁,可以使用 control + f4 或 control + w。

7.7.3 chrome

和 edge 一樣,當你按下 control + h 時,會開啟新分頁。歷史記錄會以表格方式呈現。在表格中,會以第二級標題顯示瀏覽記錄的日期。表格有三個欄位。第一個欄位有一個用來選取網頁的核取方塊。第二個欄位包含網頁的連結。按下 enter 鍵會開啟該網頁。此外,因為這些都是連結,你可以使用連結清單來尋找想開啟的網頁。如果網頁先前已加入書籤,在第一個欄位會有提示,最後一個欄位有一個動作按鈕。按下這個按鈕會開啟一個至少有兩個選項的快顯功能表:從歷史記錄中移除該網頁,以及該網頁的其他動作。

7.8 擴充功能/附加元件

這些是小型的軟體程式,可以自訂瀏覽體驗,為特定和有限的工作增添更多功能。chrome 和 edge 稱之為擴充功能,而 firefox 則稱為附加元件。擴充功能常見的用途包括阻擋廣告、增強安全性、螢幕自訂,以及修正文法和拼字。許多擴充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瀏覽器上使用。

雖然有數以千計的擴充功能和附加元件可供選擇,但不要過度使用它們。絕大多數對提升你的瀏覽體驗幫助不大[4],而且許多都不具備無障礙功能。同時執行太多擴充功能也會拖慢電腦速度。有些甚至被回報會帶來惡意程式和病毒。話雖如此,還是有一些值得考慮的擴充功能和附加元件。adblock 和 ublock origin 是很受歡迎的擴充功能,可以阻擋廣告,不僅能減少網頁雜亂,還能加強隱私保護。我目前最喜歡的是 chrome 擴充功能 adblock for youtube,它可以消除惱人的影片廣告,讓你能立即聆聽想要的內容。read aloud 可以移除「繁複」網頁上的雜亂內容,以改善可讀性。雖然本書不討論低視力相關議題,但 chrome 擴充功能 zoomtext smart invert 可以讓 zoomtext 和 fusion 使用者更有效地使用亮度反轉和色彩配置。

如果你知道想要搜尋的擴充功能,你可以前往 chrome store 或 firefox 附加元件頁面。你也可以直接使用搜尋引擎來尋找它們。

對於 chrome,我會使用 adblock for youtube 擴充功能作為下載和管理擴充功能流程的範例。對於 edge,我會使用 ublock origin 擴充功能作為範例,而對於 firefox,則會使用 adblock 附加元件作為範例。

7.8.1 chrome

如何在 chrome 新增擴充功能:

  1. 在 chrome 中,開啟新分頁,輸入「ad block for youtube chrome store」,然後按下 enter。請注意,輸入搜尋字詞時不用理會大小寫。
  2. 在跳出來的 google 搜尋結果,使用第3級標題來跳轉,通常是第一筆,也就是該擴充功能的 chrome 商店網站連結,按下 enter 鍵進入該網站。
  3. 使用 h 鍵移動到這個擴充功能的標題。
  4. 在標題下方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加到 chrome」按鈕,然後按下空白鍵。
  5. 使用 tab 鍵移動到「新增擴充功能」按鈕,然後按下空白鍵。你的導讀軟體會確認擴充功能已經新增。這個擴充功能會立即啟用。

這個 youtube adblock 擴充功能有一個缺點。你必須從 chrome 瀏覽器內開啟 youtube。如果從桌面捷徑或電子郵件中的連結進入 youtube,廣告就不會被移除。要讓它正確運作,請執行以下步驟:

  1. 在新分頁中開啟 chrome。
  2. 輸入 youtube.com 並按下 enter。請注意 chrome 會記住你經常造訪的網站網址。如果你經常造訪 youtube,只要輸入字母 y,完整網址就會自動填入。
  3. 在 youtube 中執行搜尋,瀏覽到你想要的項目,然後啟動連結以開始播放影片。

影片應該會立即播放,不會出現廣告。

管理你已下載到 chrome 的擴充功能: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e 並按 enter 進入擴充功能子功能表。
  2.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管理擴充功能,然後按 enter。
  3. 如果你停在搜尋方塊中,在焦點模式下就按 escape 鍵離開。
  4. 按 h 以標題瀏覽。每個已安裝的擴充功能都有一個層級三的標題。標題下方有一個詳細資料按鈕,你可以按下它來了解更多關於該擴充功能的資訊,還有一個移除按鈕可以用來刪除擴充功能,以及一個啟用擴充功能的切換按鈕。按空白鍵可以啟用或停用擴充功能。
7.8.2 edge

為 edge 瀏覽器新增擴充功能:

  1. 在 edge 中,開啟新分頁,輸入「you block origin microsoft store」,然後按 enter。
  2. 使用 h 鍵直到找到正確的搜尋結果,然後按 enter。這會帶你到一個標題為「ublock origin - microsoft edge 附加元件」的 edge 頁面。
  3. 使用 h 鍵瀏覽到含有附加元件名稱的第一層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取得」按鈕,然後按 enter。
  5. 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擴充功能」按鈕,然後按 enter 確認。你的導讀軟體會說「ublock origin 已新增至 edge」。它也已經立即啟用並開始運作。

管理已安裝的擴充功能: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 開啟 edge 功能表,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擴充功能」並按下 enter。
  2. 直接使用 tab 鍵就可以在擴充功能與項目項目間切換。
  3. 在管理擴充功能上按 enter 鍵。
  4. 從這裡開始,瀏覽詳細資料、移除擴充功能以及啟用/停用擴充功能的步驟,與上述 chrome 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完成後使用 control + f4 或 control + w 關閉擴充功能分頁。

7.8.3 firefox

與其他兩個瀏覽器相比,在新分頁中直接開始搜尋就能正常運作。上次我用 firefox 測試時,這個方法並不管用。我建議你改用 firefox 的選單來搜尋和安裝附加元件。請依照以下步驟:

  1. 使用 alt 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下方向鍵移至「附加元件與佈景主題」後按 enter。
  2.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你想下載的附加元件名稱,然後按 enter。在這個例子中是「adblock」。
  3. 使用 h 瀏覽到 adblock 標題(同時也是連結)。按 enter 開啟連結。
  4. 使用 tab 鍵在「新增至 firefox」連結上按 enter。
  5. 使用 alt + a 允許下載。你會聽到語音確認已新增至 firefox。

請注意,在下載新的附加元件後最好先關閉 firefox,這樣「管理附加元件」頁面才能正確載入。

管理 firefox 附加元件:

  1. 使用 alt 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下方向鍵移至「附加元件與佈景主題」後按 enter。
  2. 使用 h 瀏覽至「已安裝的附加元件」標題。
  3.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啟用」核取方塊,按空白鍵來啟用。如果要停用,再按一次空白鍵。
  4. 如果要刪除附加元件,再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更多選項」,按空白鍵展開清單。
  5.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移除」後按 enter。

要確認它是否正常運作,請前往像是 cnn.com 這類通常會有許多廣告的網站。在停用 adblock 的情況下,使用字母 m 鍵循環瀏覽框架(線上廣告通常都包含在框架中,而 m 是導讀軟體用來前往框架的快速鍵)。接著啟用 adblock 並重複這個步驟。這時應該會比之前看到少很多框架。

7.9 造訪變更瀏覽器設定

變更設定可能令人感到困惑,因為瀏覽各種設定類別的確切按鍵順序並不總是直覺,而且經常變動,在不同的導讀軟體之間也有所差異。長期以來,一旦你開啟 chrome 的設定分頁,各種設定類別都會以標題方式清楚地組織。瀏覽起來簡單且可預測。不幸的是,設定分頁的配置在 2021 年秋天改變了,依類別瀏覽需要一些不太直覺的操作,這些操作我只能在有明眼同事協助的情況下才能理解。相比之下,firefox 在 2021 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修改了他們的設定頁面,所有類別都可以透過標題輕鬆瀏覽,類似 chrome 過去的方式。

與其為每個導讀軟體描述這些按鍵順序(隨著新版瀏覽器發布,這些說明幾乎必定會過時),我會把重點放在說明如何找到一些你可能想要更改的重要設定。大多數設定都可以透過搜尋方塊來找到,包括跨裝置同步、瀏覽器啟動頁面選項、設定預設搜尋引擎、變更下載選項等等。

相較於瀏覽各種設定類別的方式,搜尋的程序較不會隨著瀏覽器新版本的發布而改變。截至 2024 年 1 月,我使用的是這三種瀏覽器的第 121 版。

若要瀏覽 chrome 和 edge 的設定,同時按下 alt 和 f,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下 enter。若要更快速地進入設定,同時按下 alt 和 f,接著在 edge 按下 s,或在 chrome 按下 g。若要瀏覽 firefox 的設定,按下 alt 和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下 enter。在每個瀏覽器中,這會開啟一個分頁,就像你開啟任何其他網頁分頁一樣。你可能會先進入搜尋方塊。如果你不想執行搜尋,按下 escape 鍵即可。

以下是各個瀏覽器最常用設定的變更步驟。

7.9.1 跨裝置同步

使用這些瀏覽器時,你可以在不同裝置間同步個人資訊(包括書籤、擴充功能、搜尋記錄、開啟的分頁、已儲存的密碼、付款資訊、地址、電話號碼、設定、偏好設定等)。你也可以建立多個設定檔,例如工作和個人設定檔。如果你還沒有帳號,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個帳號。

這是你在 chrome 使用的 gmail 帳號和密碼、在 edge 使用的 microsoft 帳號,以及在 firefox 使用的 firefox 帳號。我只會介紹 chrome 和 edge,因為相對較少人會維護 firefox 帳號[5]。你可以透過以下連結找到建立帳號的說明:

當你建立這些帳號後,請務必將使用者 id 和密碼存放在方便的地方,以便日後能快速瀏覽。

7.9.1.1 chrome

假設你已經有一個或多個 gmail 帳號,同步的步驟如下:

  1. 同時按下 alt +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
  2. 按 escape 離開搜尋方塊,然後按 h 移至「你和 google」標題。
  3.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開啟同步處理」按鈕,然後按 enter。
  4. 登入你的 google 帳戶。
  5. 在「我同意」按鈕上按 enter。
  6. 在「管理使用者」上按空白鍵。
  7. 在「新增使用者」上按空白鍵。
  8. 選擇名稱和相片。
  9. 在「儲存」上按空白鍵。會開啟新視窗,詢問你是否要開啟同步處理。

(選擇性)在 chrome 的新設定檔中使用 google 帳號開啟同步功能。

7.9.1.2 edge

使用 edge 時,你可以新增多個設定檔。設定檔讓多位使用者能在共用環境中操作,同時保有個人化的瀏覽器設定、書籤和擴充功能。

假設你已經有 microsoft 帳戶,同步的步驟如下:

  1. 與 chrome 一樣,同時使用 alt + f,然後使用 g 進入設定。
  2. 使用 escape 離開搜尋方塊,然後使用 h 移至你的個人資料標題。
  3.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新增個人資料按鈕並按下 enter。請注意,如果已經新增了任何個人資料,它們會列在這個按鈕的下方。
  4. 你會聽到「建立個人資料以使用其他電子郵件帳戶登入,並讓工作和個人瀏覽分開。或者,為每個家庭成員新增個人資料。」按下這段文字下方的新增按鈕。
  5. 會開啟新分頁要求你登入。這可以讓你從該帳戶匯入密碼、歷史記錄和其他資料。在登入以同步資料按鈕上按下 enter。
  6. 使用該帳戶的電子郵件和密碼登入。

現在可以選擇和同步這些額外的設定檔。

7.9.2 變更你的首頁

每個瀏覽器都提供三種選項,讓你設定開啟瀏覽器時的起始頁面:新分頁、繼續上次瀏覽的位置,或是特定的一個或多個頁面。讓我們從 chrome 開始。

7.9.2.1 chrome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開啟設定分頁。
  2.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第一個功能表項目「你與 google」,若是 nvda 可按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接著使用方向鍵來移動功能表項目,找到「起始畫面」後按 enter 來選取,他會朗讀「目前頁」的狀態提示。
  3. 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後按數字 2 跳到「起始畫面」的第二級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移動到三個選擇鈕。在你想選擇的選擇鈕上按空白鍵。如果你選擇「開啟新分頁」或「繼續瀏覽上次開啟的網頁」選擇鈕,就完成了,可以按 control + w 或 control + f4 關閉設定分頁。
  5. 否則,繼續使用下方向鍵移動到「開啟某個特定網頁或一組網頁」選擇鈕並按空白鍵。如果你想選擇這個選項,請確保啟動時只開啟你想要的網頁。雖然可以在開啟的網頁中進行選擇和取消選擇,但這會比較複雜。
  6. 離開 chrome 並重新開啟,以確認你的新啟動頁面設定已經生效。

如果你選擇新分頁選項,當你開啟 chrome 時,你可以立即輸入網址或搜尋關鍵字。使用 enter 鍵就能開啟網頁或使用預設搜尋引擎產生搜尋結果頁面。因為我喜歡能夠快速瀏覽 google 搜尋引擎,所以我偏好使用新分頁起始頁面選項。我不喜歡使用第二個「從上次離開的位置繼續」選項,因為每次工作階段開啟的起始頁面都不同。我覺得這樣很混亂。如果你想要總是使用相同的起始頁面,可以選擇第三個「開啟某個特定網頁或一組網頁」選項。有些工作場所可能會希望你的瀏覽器總是開啟在組織的網站。或者你每天開始使用電腦工作時可能會需要開啟幾個頁面,讓這些頁面在啟動時就全部出現會比每次手動重新載入更快。無論你選擇哪個選項,之後都很容易更改。

7.9.2.2 edge

edge 的首頁選項與 chrome 完全相同。你可以依照以下步驟瀏覽: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頁面。
  2. 在最上面的「設定」功能表按空白鍵打開選單。再按下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後,使用方向鍵移到「開始、首頁及新索引標籤」項目,按空白鍵選取後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
  3. 使用數字 2 移到「當 microsoft edge 啟動時」的第二級標題。
  4. 在該標題下的三個選擇鈕與上述討論的 chrome 選項差不多,建議再次切換成焦點模式後使用方向鍵來選擇,因為在瀏覽模式下很可能看不到這些選擇鈕的提示文字。
7.9.2.3 firefox

在 firefox 中,設定裡面的啟動選項只能設定啟動 firefox 時是否需要開啟之前瀏覽的頁面,在首頁還有其他的相關設定:

  1. 使用 alt 鍵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到「工具」,使用上方向鍵到「設定」,然後按 enter。
  2. 在最上面的分頁清單切換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選擇「一般」並按 enter 鍵。
  3. 切回瀏覽模式按數字 2 到「啟動」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到「開啟先前的視窗與分頁」核取方塊,如果你想要在啟動時開啟上次工作階段的所有分頁,按空白鍵。如果你不想要這樣,請確定取消勾選。
  5. 接下來再回到畫面頂端的分頁清單,切換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選擇「首頁」並按 enter 鍵。
  6. 切回瀏覽模式,按數字 2 到「新視窗與分頁」標題。
  7. 往下到首頁與新視窗,再往下就是一個可以拉開選擇的下拉式方塊,選項包括「firefox 首頁預設、自訂網址與空白頁」。
  8. 如果你選擇自訂網址,使用 tab 鍵移到貼上網址的位置輸入網址。但如果你已經開啟想要的分頁且只有這些分頁,再按一次 tab 鍵使用目前頁面會比較容易,然後按 enter。
  9. 如果你選擇空白頁面選項,這表示在啟動時只會開啟一個新分頁。
  10. 在下面的新分頁也有一個下拉可以做選擇與調整。
  11. 如果選擇 firefox 預設首頁,還可以到下方的第二級標題「Firefox 首頁內容」來勾選想要顯示的區塊與內容。
  12. 按 alt + f4 離開 firefox 並重新開啟它,以確認你想要的啟動頁面選項已經設定完成。
7.9.3 變更預設搜尋引擎

當你按下 control + t 開啟新分頁時,焦點會落在網址列和搜尋列上。如果你接著輸入關鍵字並按下 enter,系統就會使用你預設的搜尋引擎進行搜尋。chrome 和 firefox 的預設搜尋引擎是 google,edge 的預設搜尋引擎則是 bing。

7.9.3.1 chrome

變更你的 chrome 預設搜尋引擎:

  1. 同時按下 alt + f,然後按 g 以開啟「設定」分頁。
  2.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search」,然後按 enter。
  3. 按 h 瀏覽到搜尋引擎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或按 b 移至「變更」按鈕,然後按 enter 開啟。
  5.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各選項,切換成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直接選取項目,包括:google、bing、yahoo、百度等。
  6. 使用 tab 移到「設為預設」按鈕,並按 enter 來確認修改。
  7. 按 control + t 開啟新分頁,輸入搜尋字詞,結果應該會由你新設定的預設搜尋引擎產生。
7.9.3.2 edge

變更 edge 預設搜尋引擎的步驟如下: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頁面。
  2. 在最上面的「設定」功能表按空白鍵打開選單。再按下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後,使用方向鍵移到「隱私權、搜尋與服務」項目,按空白鍵選取後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
  3. 使用數字 2 移到「搜尋與服務改進」的第二級標題。
  4. 按 insert + control + f 開啟搜尋對話方塊,輸入「網址列和搜尋」並按 enter 鍵。
  5.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網址列和搜尋」按鈕,然後按空白鍵。
  6. 從頁面最上方開始按 b 移至「網址列中使用的搜尋引擎」,按 enter 鍵,切換成焦點模式並使用方向鍵來選取。選項有:bing、google、yahoo 和百度。在你的選擇上按 enter。
  7. 按 control + t 開啟新分頁,輸入搜尋字詞並按 enter,確認結果是使用你新設定的預設搜尋引擎產生的。
7.9.3.3 firefox

變更 firefox 預設搜尋引擎:

  1. 使用 alt 鍵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 enter。
  2. 在最上面的分頁清單切換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選擇「搜尋」並按 enter 鍵。
  3. 切回瀏覽模式按數字 2 到「預設搜尋引擎」標題。
  4. 使用 c 鍵並按 enter 進入下拉式方塊,該方塊位於「這是你在網址列和搜尋列中的預設搜尋引擎。你可以隨時切換。」文字的下方。
  5. 使用上或下方向鍵選擇你要的預設搜尋引擎,然後按 enter。選項包括 google、bing、duckduckgo 和 wikipedia 等。
  6. 使用 control + t 開啟新分頁,進行搜尋,並確認搜尋結果是在你新設定的預設搜尋引擎中開啟。
7.9.4 下載設定

在每個瀏覽器中,你都可以變更電腦上預設的下載資料夾位置。你也可以調整設定,讓每次下載時都開啟另存新檔對話方塊,這樣就能指定一個不同於預設下載資料夾的儲存位置。出廠預設的下載位置是在你的使用者資料夾中的下載資料夾。

7.9.4.1 chrome

在 chrome 中瀏覽下載選項: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開啟設定分頁。
  2.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downloads」,然後按 enter。
  3. 使用數字 2 瀏覽到「下載」第二級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變更」按鈕,然後按 enter 變更你從網路下載的檔案和資料夾的預設位置。
  5. 這會開啟位置對話方塊,你可以使用 shift + tab 選擇新的預設下載目的地資料夾。

根據預設,當你在網頁上啟用下載按鈕或連結時,檔案和資料夾會自動開始下載到你的電腦。當下載完成時,你會收到下載完成的通知。

在上述「下載」標題下的變更按鈕下方,有一個「在下載前詢問每個檔案的儲存位置」的切換按鈕。如果你想要在下載個別檔案或資料夾時能夠變更儲存位置,請使用空白鍵。有些人會變更這個設定,是因為他們比較喜歡不要自動下載,這和 internet explorer 過去的運作方式類似。

7.9.4.2 edge

在 edge 中瀏覽類似的下載設定選項,步驟如下:

  1.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頁面。
  2.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downloads」,然後按 enter。
  3. 直接按 b 移到「變更位置」按鈕。
  4. 在這裡你可以指定下載檔案和資料夾的新預設位置。目前的預設位置資料夾路徑會顯示在這個按鈕的下方。

在這個資料夾路徑下方是「詢問我如何處理每個下載項目」核取方塊。在其下方有一段簡短的描述,說明啟用此核取方塊後的功能:「總是詢問我是要儲存檔案或是不儲存直接開啟。」這會開啟與 chrome 相同的對話方塊。

7.9.4.3 firefox

要變更 firefox 下載檔案和資料夾的預設位置:

  1. 使用 alt 鍵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 enter 鍵。
  2. 在最上面的分頁清單切換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選擇「一般」並按 enter 鍵,這是預設選項。
  3. 切回瀏覽模式按數字 1 到「檔案與應用程式」標題。
  4. 再按數字 2 移至「下載」第二級標題。
  5.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瀏覽」按鈕,然後按 enter 鍵來指定新的預設下載儲存位置。

下方是「總是詢問檔案儲存位置」核取方塊。如果你不想要自動下載到預設位置,而是偏好這個選項,請勾選此項。

7.9.5 cookies

cookie 是一段從你的電腦傳送到網頁瀏覽器的資訊,瀏覽器軟體會儲存這些資訊,以便你下次造訪特定網站時能快速瀏覽。第一方 cookie 是用來個人化你在網站上的體驗。在這種情況下,你已明確決定要造訪該網站,並提供個人資訊(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偏好設定、聯絡和帳單資訊等)。

除了你目前正在瀏覽的網站所使用的 cookie 之外,任何由其他網站使用的 cookie 都稱為第三方 cookie。這些 cookie 用於產生目標性廣告,有時會導致令人討厭的事情發生。最常見的情況包括在瀏覽網頁時收到大量不想要的電子郵件,以及持續出現的彈出式廣告。第三方 cookie 也引發了隱私疑慮。

對於那些你想要保留資訊的網站來說,了解如何啟用 cookies 是很有用的。同時,基於上述原因,了解如何封鎖第三方 cookies 也很重要。各種瀏覽器都能讓你設定全域性的 cookies 保護等級,也能讓你允許或封鎖個別網站的 cookies。

對於某些網站,當你第一次造訪時,會詢問你是否要允許 cookie。你可以在當下選擇允許或封鎖。你也可以在瀏覽器設定中進行調整。以下是三種網頁瀏覽器封鎖和允許 cookie 的步驟。

7.9.5.1 chrome

允許或封鎖特定網站的 cookie:

  1. 瀏覽到該網站的首頁。
  2. 使用 alt + d 移至網址列,然後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3.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
  4.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第一個功能表項目「你與 google」,若是 nvda 可按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接著使用方向鍵來移動功能表項目,找到「隱私權和安全性」後按 enter 來選取,他會朗讀「目前頁」的狀態提示。
  5. 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後按數字 2 跳到「隱私權和安全性」的第二級標題。
  6. 使用 tab 鍵找到「第三方 Cookie 已封鎖無痕模式中的第三方 Cookie」按鈕並按 enter。
  7. 按數字 1 找到「第三方 Cookie」第一級標題。
  8. 按 r 移到選擇鈕,這邊有三個選項,分別是「允許第三方 Cookie、在無痕模式中封鎖第三方 Cookie(預設)、封鎖第三方 Cookie」,這些是全面性的設定。想要變更的話,可以切換成焦點模式,並使用方向鍵來進行選擇。
  9. 若只想單獨允許某個網站的第三方 cookie,就按數字 2 找到「允許使用第三方 Cookie 的網站」的第二級標題。
  10.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將網站加入許可清單」按鈕並按 enter 鍵。
  11. 他會跳出標題為「新增網站」的對話方塊,下面有個編輯區。按 control + v 在此處貼上網站的網址。
  12. 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按鈕,將該網站加入允許或封鎖的網站清單中。
7.9.5.2 edge

若要封鎖或允許網站的 cookies,請執行下列步驟:

  1. 瀏覽到你想要封鎖或允許 cookie 的網站。
  2. 使用 alt + d 移至網址列,然後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3.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
  4.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cookie」,然後使用數字 2 找到「符合的搜尋結果: 已儲存 Cookie 和資料」,接著按 b 移至「管理及刪除 Cookie 和網站資料」按鈕並按 enter。
  5. 若要封鎖網站的 cookie,瀏覽至「封鎖」第三級標題,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新增網站至封鎖清單」按鈕並按 enter。或者,若要允許網站的 cookie,瀏覽至「允許」第三級標題,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新增網站至允許清單」按鈕並按 enter。
  6. 找到編輯區按 control + v 貼上網站網址,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按鈕並按 enter。
7.9.5.3 firefox

允許或封鎖特定網站的 cookie:

  1. 瀏覽到你想要封鎖或允許的網站首頁。
  2. 使用 alt + d 移至網址列,然後使用 control + c 複製網址。
  3. 使用 alt + 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 enter。
  4.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cookie」,然後按 enter。
  5. 使用 h 移至「cookies 與網站資料」標題。
  6.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管理例外網站」按鈕並按 enter。
  7. 你會進入編輯區。使用 control + v 貼上你想要封鎖或允許的網站網址。
  8. 若要封鎖這個網站的 cookies,使用 tab 移至「封鎖」按鈕並按 enter。或者若要允許這個網站的 cookies,使用 tab 移至「允許」按鈕並按 enter。
  9. 如果你之前已經設定過要封鎖或允許 cookies 的網站,你也可以從清單中移除它們。

你也可以調整 cookies 的全域設定。操作方式如下:

  1. 使用 alt + 右方向鍵移至「工具」,使用上方向鍵移至「設定」,然後按 enter。
  2. 在最上面的分頁清單切換焦點模式使用方向鍵選擇「隱私權與安全性」並按 enter 鍵。
  3. 切回瀏覽模式按數字 2 到「加強型追蹤保護」第二級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各種全域 cookie 保護等級的選擇鈕,包括:標準 - 在保護與效能間取得平衡,網頁將正常載入;嚴格 - 提供更強的保護,但可能造成某些網站或內容無法正常運作;自訂 - 選擇要封鎖的追蹤器和指令碼。
  5. 使用空白鍵選取你想要的全域設定。
7.9.6 快顯視窗

快顯視窗是一個突然出現(「彈出」)在螢幕前景的視窗。知名網站和應用程式經常使用快顯視窗來傳達有用的資訊(更新、雲端儲存應用程式警告你儲存空間即將用完等),但它們常常也是像廣告和不想要的通知這類的干擾。對導讀軟體使用者來說,這些可能會造成混亂,因為他們正在嘗試瀏覽的螢幕內容突然似乎消失了。使用 esc 鍵或關閉按鈕可能可以移除快顯視窗,也可能無法移除。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需要使用 control + f4 關閉該網頁的視窗,或是使用 alt + f4 完全退出瀏覽器。有些網站需要允許快顯視窗才能正常運作。

以下是三種瀏覽器封鎖及允許個別網站彈出視窗的步驟。

7.9.6.1 chrome
  1. 要封鎖或允許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首先瀏覽到該網站。
  2. 使用 alt + d 移至網址列,然後使用 control + c 複製該頁面的網址。
  3.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進入「設定」分頁。
  4.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第一個功能表項目「你與 google」,若是 nvda 可按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接著使用方向鍵來移動功能表項目,找到「隱私權和安全性」後按 enter 來選取,他會朗讀「目前頁」的狀態提示。
  5. 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後按數字 2 跳到「隱私權和安全性」的第二級標題。
  6. 使用 tab 鍵移至「網站設定」按鈕,然後按 enter。
  7. 在「內容」標題下,使用下方向鍵移至「彈出式視窗與重新導向」,然後按 enter。
  8. 在「不得傳送彈出式視窗或使用重新導向」標題下,如果你想要封鎖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在「將網站加入封鎖清單」按鈕上按空白鍵。
  9. 在「新增網站」下的編輯區,按 control + v 貼上網站網址。
  10. 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按鈕,並按 enter 將該網站加入封鎖清單。

若要允許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在上述步驟 8 改為移至下一個標題,也就是「可以傳送彈出式視窗及使用重新導向」,並重複上述步驟 9 和 10。

7.9.6.2 edge
  1. 若要在 edge 封鎖或允許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請先瀏覽至該網站。
  2. 使用 alt + d 移至網址列,然後使用 control + c 複製該頁面的網址。
  3. 同時按下 alt 和 f,然後按 g 開啟「設定」。
  4. 在最上面的「設定」功能表按空白鍵打開選單。再按下 insert + 空白鍵切換成焦點模式後,使用方向鍵移到「Cookie 和網站權限」項目,按空白鍵選取後再按一次 insert + 空白鍵切回瀏覽模式。
  5. 使用 h 移至「網站權限」標題。
  6.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快顯視窗和重新導向」按鈕並按下 enter
  7. 使用 h 移至「快顯視窗和重新導向」標題。
  8.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預設為勾選的「封鎖 (建議)」核取方塊。如前所述,建議將此保持為全域設定。
  9. 若要封鎖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繼續移至「封鎖」標題,使用下方向鍵移至「新增網站至封鎖清單」按鈕,並按下 enter。
  10. 你會進入新增網站編輯區。輸入或 control + v 貼上特定網站的網址,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按鈕,並按下 enter。

若要允許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在封鎖標題後會有一個允許標題。按照上述類似的步驟來允許網站。你也可以在這裡移除先前封鎖或新增的網站。

7.9.6.3 firefox

在 firefox 中,彈出式視窗預設是被封鎖的。除非你變更全域預設值允許彈出式視窗,否則個別網站的設定變更都是關於允許彈出式視窗。若要變更特定網站的設定,請先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然後:

  1. 使用 alt 開啟功能表列,使用右方向鍵到「工具」,使用上方向鍵到「設定」,然後按 enter。
  2. 在搜尋方塊中,輸入「pop」,按 enter 開始搜尋,按 escape 離開搜尋方塊。
  3. 使用 h 移到搜尋結果標題,再按一次 h 移到權限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到「封鎖彈出型視窗」核取方塊,預設為已勾選。建議保持勾選。
  5. 使用下方向鍵到「例外網站」按鈕,如果你想要允許特定網站的快顯視窗,按 enter。
  6. 你會進入網站網址編輯區。貼上你想要允許快顯視窗的網站網址。
  7. 使用 tab 到「允許」按鈕,並按 enter。
  8. 如果你之前取消勾選「封鎖彈出型視窗」核取方塊,那麼就無法設定單獨封鎖的網站。

如果你之前已經設定要允許快顯視窗的網站,你也可以從這裡顯示的清單中移除它們。

7.9.7 清除快取

快取是在你電腦上儲存資料的位置,這樣這些資料就不需要重複下載。大多數網站在多個網頁上都有相同的元素,公司 logo 就是一個例子。由於從硬碟載入元素比從網路載入快得多,因此快取會存在於你的硬碟中,用來儲存網站上重複出現的資料。這可以加快瀏覽器開啟先前造訪過的網頁時的回應速度。

當你第一次造訪網站上的任何網頁時,瀏覽器會將網站 logo 和其他各種項目下載到快取中。接著會將這些項目顯示為你正在瀏覽的網頁的一部分。當你瀏覽其他網頁時,如果顯示相同的元素,就不需要再次下載,因此可以節省時間。

由於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不了解的技術原因,快取有時會變得「混亂」。這可能有更專業的術語來形容,但這樣說就能表達意思了。混亂的快取可能會導致下載網頁時出現一些怪異的行為。例如網頁載入不完全或格式錯誤、網頁更新不正確或完全無法更新,以及圖片不完整等問題。

當你的瀏覽器運作不正常時,清除快取是首要嘗試的方法之一。例如有些人的電腦上的網頁在 chrome 和 firefox 中載入得非常緩慢。或者經常被突然踢出 firefox。那麼清除快取後有機會改善回應速度。

清除快取的步驟在各個瀏覽器之間都很相似。首先使用通用的按鍵組合 control + shift + delete。這會開啟瀏覽歷程記錄對話方塊。不同瀏覽器的標題名稱會稍有不同。這裡有幾個核取方塊,可以用來刪除快取以外的其他項目,包括 cookie、瀏覽和下載歷程記錄,以及登入密碼。

當你在 chrome 和 edge 中使用 tab 鍵移動到清除快取的核取方塊時,你會先聽到「已快取的圖片和檔案」。系統也會朗讀可以釋放的空間大小。同時也會告訴你「部分網站在下次造訪時可能載入較慢」。firefox 只會說「快取」。

勾選清除快取以及其他你想要清除的歷史項目的核取方塊後,使用 tab 鍵移至「確定」、「清除資料」或「立即清除」按鈕,然後按下 enter 鍵。

7.10 youtube

youtube 當然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你可以瀏覽幾乎任何想得到主題的影片和相關音訊。在這個章節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如何更好地瀏覽網站的提示、播放影片的實用快速鍵、使用 jaws picturesmart 取得暫停影片的描述,以及將 youtube 影片和音訊檔案下載到你電腦的簡單方法。

7.10.1 搜尋和播放 youtube 影片

搜尋 youtube 影片既快速又容易。youtube 頁面上只有一個編輯區。使用 jaws 時,只要使用 e 鍵然後按 enter 鍵就能進入搜尋方塊。由於 jaws 在使用快速鍵時會從頁面頂端重新開始,所以你可以在頁面的任何位置執行這個操作。nvda 和 narrator 則不會重新回到頂端,因此需要先按 control + home 回到頁面頂端,然後使用 e 鍵和 enter 鍵進入搜尋方塊。

輸入搜尋關鍵字後,按下 enter。每個搜尋結果都是一個標題和連結,所以使用 h 鍵直到找到你想要播放的影片,然後按下 enter。

這裡有一些提示。首先,在輸入搜尋關鍵字並按下 enter 鍵之後,請按下 escape 鍵以確保你不會停留在搜尋方塊中。有時候焦點會留在搜尋方塊裡。

第二,考慮為你的網頁瀏覽器安裝廣告阻擋擴充功能(請參考第 7.8 章),這樣所需的內容就能立即播放。

第三,啟用自動音量調整功能(關於如何設定,請參考 jaws 的第 8.1.5.5 章、nvda 的第 8.2.2 章,以及 narrator 的第 8.3.2 章)。這樣在播放影片時,你就能更清楚地聽到導讀軟體的按鍵提示音。

在播放影片時,你可以使用許多實用的快速瀏覽按鍵,而且有幾種不同的操作方式。我會先說明在開啟預設的導讀軟體瀏覽模式時(jaws 的 virtual pc cursor、nvda 的瀏覽模式,以及 narrator 的掃描模式)如何執行指令,接著再說明關閉這些模式時,如何使用 youtube 原生的按鍵指令。我會視哪種方式比較有效率來混合使用這些指令。

在預設的導讀軟體游標模式下,當影片開始播放後,使用 tab 鍵一到兩次移至第一個控制影片播放時間的左右滑桿,然後按 enter 鍵進入這個區域。如果使用 jaws 和 narrator,請使用以下按鍵:

  • 空白鍵或 k:暫停和繼續播放。
  • 上方向鍵、下方向鍵或左方向鍵、右方向鍵:前進或後退五秒。
  • page up、page down:前進或後退一分鐘。
  • 1 到 9:移動到影片的 10% 到 90% 的位置。
  • home、end:移動到開頭或結尾。

要讓上述按鍵在 narrator 中正常運作,當你使用 tab 鍵移動到左/右滑桿時,需要使用 insert + 空白鍵手動停用掃描模式。

若要調整影片音量(這會獨立於電腦的整體系統音量),繼續按 tab 鍵移至第二個左右滑桿,並使用以下按鍵:

  • 使用上/下方向鍵或左/右方向鍵:音量增加/減少 5%。
  • home:靜音。
  • end:最大音量。

要放慢或加快播放速度,繼續按 tab 鍵到設定按鈕,然後使用空白鍵展開。使用下方向鍵到播放子選單並按 enter。預設速度是正常速度。速度增減的單位是 25%,範圍從 25% 到 200%。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選擇你要的速度,然後按 enter 來變更播放速度。

最後,你可以使用 shift + n 前往下一個影片。不過,這個功能並不是每次都能正常運作。

和 google workspace 類似,youtube 也有一組在播放影片時可以使用的原生按鍵命令。首先,使用 insert + z 關閉 jaws 的虛擬游標模式,或是使用 insert + 空白鍵關閉 nvda 的瀏覽模式,或是關閉 narrator 的掃描模式。最實用的 youtube 原生按鍵包括:

  • k 或空白鍵:暫停/繼續播放。
  • 數字列的 1 到 9:跳到影片播放時間的 10% 到 90%。按 0 可跳到影片結尾。
  • j:倒退十秒。
  • l:前進十秒。
  • shift + 句號:增加播放速度。你的導讀軟體會說「大於」。
  • shift + 逗號:降低播放速度。你的導讀軟體會說「小於」。

無法使用原生的按鍵來單獨調整影片音量,而不影響整體系統音量。

7.10.2 使用 jaws picturesmart 取得圖片描述

隨著 2024 年 3 月 jaws picturesmart 導入生成式 ai 功能,你現在可以在 youtube 影片的不同時間點暫停播放,並聆聽描述內容來了解影片中的情況。如需更完整的 picturesmart 說明,請參閱第 15.5 章。

在播放影片前,使用 alt + 空白鍵 + x 將視窗最大化。接著執行以下步驟:

  1. 開始播放影片,使用 insert + z 關閉虛擬游標。
  2. 當你想要暫停以取得描述時,使用空白鍵或 k。
  3. 使用 insert + 空白鍵,然後按 p。
  4. 使用 shift + w 讓 picturesmart 開始處理視窗的描述。

由於結果是整個視窗的描述,你會聽到 youtube 視窗其他元素的配置資訊,但同時也會聽到暫停影片畫面相當詳細的描述。

回想前面的討論,當關閉 jaws 虛擬游標時,你可以使用 1 到 9 按鍵在影片中以百分之十的時間增量移動。執行這個操作並重複上述第二到第四個步驟,就能在影片的不同時間點取得影像描述的樣本。

為了讓你稍微了解一下,這裡有一段關於史上最經典音樂影片之一的 chat gpt 回應內容: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一個 youtube 影片的截圖,具體來說是 michael jackson 的「thriller」音樂錄影帶。影片暫停在 9 分 45 秒的時間點。在這個場景中,你可以看到一群人在夜晚的街道上跳舞。從他們的服裝和妝扮來看,他們似乎在扮演殭屍,包括凌亂的衣著和蒼白、詭異的妝容,讓他們看起來像不死生物。

畫面中央站著一個人,身穿紅色外套,上面有一條黑色 v 形條紋,搭配紅色長褲和黑色鞋子,這套裝扮讓人聯想到「thriller」音樂錄影帶中的經典造型。場景光線充足,帶有藍色和紫色色調,營造出詭異的氛圍。背景似乎是一條荒涼的城市街道,周圍有工業建築。

7.10.3 使用 mp3 now 下載 youtube 影片

在原作者的書前兩個版本中,介紹了 pontes media downloader 作為偏好的 youtube 影片下載和轉換成 mp3 音訊格式的應用程式。可惜的是,pontes 最近嚴重退化了。雖然你還是可以完成整個過程,但這真的非常令人沮喪。因此,它已經不再是原作者偏好的影片轉換和下載 mp3 檔案的工具了。

最近,原作者開始使用 mp3 now 來處理這件事。使用者介面簡單直覺,轉檔和下載的速度也都很快。

你可以將 youtube 網址貼到 mp3 now,或是直接在 mp3 now 中搜尋 youtube 影片。我會示範這兩種方式的步驟。

使用 mp3now 網站從 youtube 擷取網址並下載:

  1. 在 youtube 搜尋並開始播放影片。
  2. 影片開始播放後,使用 alt + d 或 f6 移至網址列。你會聽到「http」等內容。網址已被選取。
  3. 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4. 開啟 mp3 now 網站。
  5. 使用 e 鍵並按 enter 移至「搜尋或貼上你的 youtube 連結」編輯區。
  6. 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然後按 enter。
  7. 使用 escape 鍵確保你已離開搜尋區。
  8. 使用 b 鍵移至轉換按鈕並按 enter。
  9. 使用 tab 鍵移至下載按鈕並按兩次 enter。由於某些原因,第一次按下載按鈕時不會啟動。下載完成時會有提示音。
  10. 瀏覽至你的下載資料夾以取得 mp3 檔案。

有時候會遇到需要驗證的情況,或者為了防止跳出來的廣告騷擾,可以如上建議安裝相關的防廣告軟體。

要搜尋 youtube 影片並下載成 mp3 檔案,步驟如下:

  1. 開啟 mp3 now 網站,並進入搜尋或在這裡貼上你的 youtube 連結的編輯區。
  2. 輸入搜尋關鍵字,然後按下 enter。
  3. 使用 escape 鍵確保你已離開搜尋區。
  4. 使用 h 鍵瀏覽搜尋結果,這些結果同時是二級標題和連結。
  5. 在你選擇的搜尋結果上按下 enter。

依照上述步驟八到十來完成這個程序。

7.11 其他實用工具

這一節介紹了一些可以增進你瀏覽體驗的工具。包括複製和貼上超連結、切換到閱讀器檢視以減少網頁雜亂、新增書籤、複製網頁文字而不帶有不需要格式的技巧和訣竅,以及其他一些功能。

7.11.1 複製、貼上和標示超連結

超連結是一個文字、片語或圖片,你可以在上面按下 enter 鍵以跳至新的網頁、文件,或是在目前的網頁或文件中跳至新的區段。超連結通常會以藍色和底線的格式,讓人能在視覺上與一般文字區分。

一個 youtube 影片的連結就是超連結的例子。假設你想要用電子郵件和朋友分享這樣的連結。你可以輕鬆地複製網頁網址,然後貼到 word 文件或電子郵件訊息中。你也可以建立自訂標籤。在所有瀏覽器中複製的步驟都是一樣的,貼到 word 文件或電子郵件內文的步驟也都相同。操作方式如下:

  1. 在你想要分享的網頁上,使用 alt + d 或 f6 移至網址列。你會聽到「http」等內容。請注意文字已經被選取。
  2. 使用 control + c 將網址複製到剪貼簿。
  3. 瀏覽到開啟的 word 文件或電子郵件內文,然後使用 control + v 將網址貼上。

如果你正在使用 word 以電子格式閱讀這份文件,以下是一個來自 youtube 的未標示超連結,你可以開啟它:

youtue 超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ujr8evgbg

如果你想要為超連結設定一個比「http」等更友善的標籤,有兩種方式可以做到。以下是第一種方式:

  1. 在 word 或 outlook 中,將游標移到你已貼上的網址文字中的任一處。
  2. 使用快顯鍵,使用下方向鍵移到「編輯超連結」,然後按 enter。
  3. 按一下 tab 鍵移到「要顯示的文字」編輯區,輸入你的標籤文字,然後按 enter。

這是與上面相同的超連結,但這次有更有意義的標籤:

ray charles 演唱的美麗的美國

這是為超連結加上標籤的第二種方式:

  1. 在將網頁的網址複製到剪貼簿後,使用 alt + tab 切換到你要插入超連結的 word 文件。
  2. 在 word 文件中選取你要作為超連結標籤的文字。
  3. 使用 control + k 開啟超連結對話方塊。
  4. 使用 control + v 貼上網址。
  5. 使用 enter 建立超連結。

如果你正在建立一份包含許多連結的 word 文件,你應該執行這個額外的標籤步驟。之後你就可以使用 insert + f7 以 jaws 或 narrator 開啟連結清單(或是用 nvda 開啟元素清單),並使用字首搜尋找到你想要啟用的超連結。否則,你只會看到一份所有連結都以「http」等開頭的清單,而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標籤。

7.11.2 導讀檢視

閱讀一個充斥著廣告、無障礙性不佳的圖片,以及大量多餘連結的網頁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切換到閱讀器檢視可以去除這些雜亂,帶來更清爽的閱讀體驗。iphone 上的 safari 長期以來都有優秀的閱讀器檢視功能。pc 端的網頁瀏覽器則是直到近年才跟上。microsoft edge 和 mozilla firefox 分別內建了「沉浸式閱讀程式」和「閱讀檢視」功能。舊版 chrome 也有類似的工具叫做「reader mode」,不過你需要先安裝它。新版 chrome 已經把該功能直接內建了。

7.11.2.1 edge 和 firefox 的閱讀檢視

在 edge immersive reader 和 firefox reader view 這兩個功能都很容易啟用。在你想要閱讀的網頁上,只要在 edge 和 firefox 中使用 f9 鍵。接著使用 h 鍵移到第一個標題,使用導讀軟體的朗讀全部按鍵組合,就能聆聽文字內容。就是這麼簡單。

沒有預設的設定可以永久保持這些閱讀器檢視模式啟用。你必須在每個網頁上使用 f9。此外,並非所有網站都有這個功能。不過,在大多數想使用的網站上都能正常運作。

啟用閱讀器模式後,在頁面頂端下方有一些按鈕,可以用來瀏覽切換其他語音以及調整語音速度的選項。我比較喜歡繼續使用自己的導讀軟體語音。

關於超連結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你想要複製網址並將它貼到其他地方作為超連結使用,在這麼做之前要先關閉 edge 的沉浸式檢視。在沉浸式檢視中的網址會在標準網址前面加上「read」加上冒號和幾個斜線,這會導致無法產生正確的網址。這個問題在下面會討論到的 firefox 閱讀模式或 chrome 閱讀模式中並不會發生。

再按一次 f9 就可以回到原本的網站瀏覽。

7.11.2.2 chrome 的閱讀模式

舊版 chrome 也有閱讀模式,可以提供和 edge 及 firefox 閱讀檢視相同的閱讀體驗。不過,這個功能並非內建,而是被歸類為「實驗性」功能。因此,你需要將它加入到你的瀏覽器中。[6] 方法如下:

  1. 在 chrome 網址列中,輸入 chrome://flags(不含引號),然後按下 enter。
  2. 在這個頁面的搜尋方塊中,輸入 reader,然後按下 enter。
  3. 使用 h 瀏覽到「啟用閱讀器模式」標題。
  4. 使用下方向鍵移至下拉式方塊,按下 enter 開啟,使用下方向鍵移至「啟用」,然後按下 enter。
  5. 按下 alt + f4 關閉 chrome,然後重新開啟。

在加入閱讀器模式後,要在「繁忙」的網頁上啟用此模式,使用 f6,使用 tab 鍵一或兩次移至進入閱讀器模式按鈕,然後按 enter。要在同一個網頁上離開閱讀器模式,再次使用 f6,使用 tab 鍵移至離開閱讀器模式按鈕,然後按 enter。

很不幸地,在原作者的學員的筆記型電腦上,這個功能大約只有一半的時候能正常運作。我還無法找出為什麼有些人可以使用,但有些人卻不行。在使用 f6 並使用 tab 鍵瀏覽後,進入閱讀器模式的按鈕就不會出現。此外,我也遇到不少網頁,chrome 的閱讀器模式無法運作,但 edge 的沉浸式檢視卻可以正常使用。

幸好把 chrome 更新到最新版就能直接擁有該功能,在 alt 功能表使用下方向鍵找到「更多工具」,按 enter 後使用方向鍵找到「閱讀模式」並按 enter 就可以切換至該模式了。

若想切換回來,直接按 alt + d 到網址列,按幾下 tab 鍵再回到網頁中就會自動切換回來,雖然這不是一個標準方法,只好等待更熟悉這個功能的夥伴提供我們比較正規的方式來切換好了。

7.11.3 位置標記

placemarker 是網頁上類似書籤的功能,讓你可以在未來快速瀏覽到網頁上的特定位置。如果到達網頁上的某個位置需要大量按鍵操作,或是你要尋找的文字很難找到,使用 placemarker 可以節省時間。它們在複雜的網站上特別有用。它們可以被錨定在文字、目前網頁的元素,或是網站的網域上。placemarker 也可以在 pdf 文件中使用。

你可以在 jaws 和 nvda 中建立位置標記,不過在 nvda 中你必須先下載並安裝附加元件。narrator 目前還沒有位置標記的功能。

7.11.3.1 jaws
  • 使用「jaws key + alt + m」開啟「jaws manager」。
  • 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到「utilities」。
  • 使用右方向鍵展開「utilities」。
  • 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到「configuration manager」。
  • 使用右方向鍵展開「configuration manager」。
  • 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到「voice profiles」。
  • 按下 enter 鍵。
  • 使用下方向鍵瀏覽到「import」。
  • 按下 enter 鍵。
  • 瀏覽到你要匯入的設定檔。
  • 按下 enter 鍵。
  • 按下 enter 鍵確認匯入。
  • 按下 enter 鍵確認重新啟動 jaws。

使用 jaws 新增位置標記:

  1. 對於你想要新增的第一個定位點,先瀏覽到網頁上的該段文字,然後使用 control + windows + k。jaws 會說:「temporary placemarker set」。
  2. 要將這個定位點變成永久定位點,使用 control + shift + k。你會進入一個下拉式方塊,第一個選項顯示為「temporary document」。
  3. 使用 tab 鍵移至「新增」按鈕並按 enter。
  4. 你會進入一個編輯區,裡面已填入網頁上的文字。
  5. 使用 tab 鍵移至「define for all pages on current domain」,如果你想要在網站的所有頁面上標記該文字,就勾選這個核取方塊。如果你只想在這個頁面上標記,就不要勾選。
  6. 使用 tab 鍵移至「anchor to text」,如果你想要標記特定文字,就勾選這個核取方塊。
  7. 再按一次 tab 鍵確認文字是否正確,但不要修改它。
  8. 使用 tab 鍵移至「確定」按鈕,按 enter 或空白鍵來儲存。
  9. 在這個工作階段中,如果你想要新增其他定位點,不需要先標記為暫時定位點。直接使用 control + shift + k,然後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至 temporary document。
  10. 重複上述步驟 3 到 8,將其設為永久定位點。

在你新增永久標記後,可以使用 k 和 shift + k 分別瀏覽到下一個和上一個標記。你也可以使用 control + shift + k 開啟標記清單。然後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或是使用字首搜尋找到你要的標記,再按 enter。

舉例來說,開啟以下連結:

google 搜尋 - carroll center for the blind

從頁面頂端開始,如果你使用 h 鍵跳到標題,需要按好幾次才能到達「搜尋結果」這段文字。如果你經常使用 google 搜尋,這樣的操作很快就會變得非常繁瑣。

現在設定一個位置標記,將它錨定在「search results」這段文字。每次只要使用 k 一次,就能讓你到達網頁上的那個位置。

刪除位置標記的方法:

  1. 使用 control + shift + k 開啟標記清單。
  2. 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到你想刪除的項目。
  3. 使用 tab 鍵移到移除按鈕並按下 enter。

這裡也有一個移除全部按鈕。如果你想要移除這個網站的所有位置標記,使用 tab 鍵移至此處並按下空白鍵。

7.11.3.2 nvda

如同上述所提,在使用 nvda 時,你必須先下載並安裝名為「placemarkers」的附加元件,才能建立書籤。關於如何新增和安裝 nvda 附加元件,請參考第 8.2.4 章。安裝完這個附加元件後:

  1. 瀏覽到你想要標記的網頁文字。
  2. 在該處選取一些文字作為位置標記的標籤。這不是必要的,但如果你要建立多個位置標記並想產生清單時,這會是個好主意。
  3. 使用 insert + shift + control + k 來標記。誠然,這是個不太方便的按鍵組合,但請盡量嘗試。nvda 會說「在字元處儲存位置」以及一個數字。
  4. 對於任何你想建立的其他位置標記,重複此過程。
  5. 分別使用 insert + k 或 insert + shift + k 移動到下一個或上一個位置標記。

你可以使用 insert + alt + k 的按鍵組合來瀏覽標記清單。使用上方向鍵或下方向鍵移動到特定標記,如果在此使用 tab 鍵,你可以為該標記新增備註。再按幾次 tab 鍵就能刪除標記。你也可以瀏覽到標記後,使用 control + shift + insert + delete 的按鍵組合來刪除標記。

7.11.4 從網路複製和貼上文字

當你嘗試從一個應用程式複製文字並貼到另一個應用程式時,單純使用 control + v 貼上往往會連同原始來源的格式一併匯入。這種情況在從網站複製文字時特別常見。你可能會不小心匯入奇怪的字型樣式、大小和顏色。使用「純文字貼上」指令可以避免這類問題。

假設你想要從網頁複製文字並貼到 word 文件中。步驟如下:

  1. 如同平常一樣,選取網頁文字並使用 control + c 複製。
  2. 瀏覽到你的 word 文件,並將游標放在你想要貼上文字的位置。
  3. 使用快顯鍵,並使用下方向鍵移至貼上選項。這時不要按 enter,因為這會執行標準貼上,這正是你想要避免的。
  4. 相反地,使用左方向鍵移至「只保留文字」,然後按 enter。

貼上的文字現在以 word 文件的預設字型和段落格式呈現。來自網頁的不必要格式已被移除。

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貼上純文字的功能區快速鍵:alt + h + v + t。

當你從網路複製文字並貼到 word 時,文字之間常常會出現許多不必要的空白行。你需要移除段落之間多餘的換行符號。段落換行符號是 ^p,其中的 ^ 插入號是鍵盤數字列 6 上方的特殊字元(按鍵:shift + 6)。

快速刪除多餘的換行符號:

  1. 在 word 中,使用 control + h。這會開啟「尋找與取代」對話方塊。
  2. 游標會停在「尋找」編輯區。在此輸入「^p^p」(不含引號且不含空格)。字母必須是小寫。
  3. 使用 tab 鍵移至「取代」編輯區,輸入單一個「^p」(不含引號)。
  4. 使用 tab 鍵移至「全部取代」並使用空白鍵。你會聽到取代的次數。這會移除一些多餘的換行符號,但不一定能移除全部。
  5. 在「確定」按鈕上使用空白鍵,接著立即使用 alt + a 來移除更多不需要的換行符號。
  6. 重複上述步驟數次,直到取代次數降至一次或零次。
  7. 完成後,使用 esc 鍵離開對話方塊並回到你的文件。
7.11.5 儲存網路圖片

俗話說:「一圖勝千言。」圖片或圖形在網路上隨處可見,為網站增添趣味。雖然有許多網站都有大量的圖庫,但大多數網站都不容易瀏覽,而且大多數都帶有引導你購買他們圖片的潛在目的。因此,要下載你想要的圖片可能會很困難。

不過,如果你在瀏覽過程中遇到想要下載的圖片,要儲存到電腦上是很容易的。以下是步驟:

  1. 使用 g 鍵找到「圖形」,將焦點移至你想要下載的圖片。
  2. 使用快顯鍵 (shift + f10) 開啟快顯功能表。
  3.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另存圖片」或「儲存圖片」(不同瀏覽器的用詞可能不同),然後按 enter。
  4. 這會將焦點移至標準的另存新檔對話方塊中的檔名編輯區。網頁上最常見的圖片副檔名是 .jpg 和 .png。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將檔名改成更能描述其內容的名稱,但不要更改副檔名。
  5. 使用 shift + tab 數次,回到設定儲存位置的地方。
  6. 使用 tab 回到檔名編輯區,然後按 enter 將檔案儲存到想要的位置。

如果你打算在公開場合或商業用途中使用下載的圖片,請務必確認相關的著作權限制規定。

註釋:

  1. webaim,「導讀軟體使用者調查 #10 結果」,2024 年 2 月。來源:https://webaim.org/blog/screen-reader-user-survey-10-results/
  2. wcag 首頁網址:http://www.w3.org/wai/standards-guidelines/wcag/
  3. 參考來源:https://www.w3.org/wai/fundamentals/accessibility-usability-inclusion/
  4. 2019 年 8 月 techradar 的一篇文章「這些是最受歡迎的 google chrome 擴充功能」提供了擴充功能使用情況的實用概述。
  5. 根據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的統計,截至 2022 年底,firefox 在全球網頁瀏覽器市場的佔有率僅約 4%。↑
  6. 在 2023 年 3 月底,也就是本書第二版發行前,google 宣布他們將推出一個新的主流化閱讀檢視。不過,在本書發行前我沒有時間試用這項功能。↑
    ※最後更新時間:2025-03-10 09:23:58 From:211.23.21.202 By:特種兵

留言

#1

特種兵

特種兵圖像(預設)

2025-03-14 15:51:14

From:211.23.21.202

不好意思,第八章會等比較久,三月底要準備考試,四月才有時間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