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導讀軟體入門] 第二章 windows 環境 - 教學區

[Windows導讀軟體入門] 第二章 windows 環境

文章瀏覽次數 1070

特種兵

特種兵圖像(預設)

2023-12-30 17:45:51

From:111.249.140.198

第二章 windows 環境

這一章我們要討論 windows 作業系統的環境,包括 windows 10 與 11,鍵盤與畫面佈局,不同類型的選單,想要變更的設定,檔案總管的操作,閱讀與編輯文字等。

windows 是你電腦的作業系統,他主導了你的電腦,在 Techterms.com 給出了定義:「作業系統簡寫成 os,是與硬體通信並允許其他程式執行的軟體。他由系統軟體或電腦啟動和執行所需的基本文件組成。每台桌電、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包含一個為設備提供基本功能的作業系統」。

windows 10 最早發佈於 2015 年,而 11 則是 2021 年,下一節將開始討論這兩者的差異。

2.1 windows 10 與 11 兩者間的差異概述

微軟在 2021 年的 10 月推出了他們的作業系統 windows 11,讓百萬用戶開始思考,應該停在 windows 10 還是得更新到 11。由於剛推出 11 時,微軟承諾 windows 10 的更新會支援到 2025 年,所以多數 10 的使用者,普遍不急於馬上更新到 11。

從 windows 10 開始,約每半年會推出大版本的更新,而 11 則是每一年更新一次,例如在 2022 年九月推出的更新,就稱為 windows 11 2022 或是 windows 11 22H2。

本書原作者是說,windows 11 22H2 的推出,有一個更新到 11 的理由,就是系統提供了更多的英文語音供 narrator 來使用,這是一個更新的誘因,但對中文使用者而言是比較無感的,更何況只能用在 narrator 上,當然他說未來不排除可以用在其他導讀軟體,反正沒中文的話,對我們吸引力就不大了。

windows 10 和 11 最大的差別,首先是檔案總管與應用程式功能表的選單架構不同,10 是帶狀結構,請見 2.4.1.1。而 11 是下拉選單結構。

瀏覽 windows 11 的功能表,例如在檔案總管的某個資料夾或檔案上按 alt 鍵打開選單,你會停在「新增」的按鈕,此時,他的狀態是折疊的,使用右或左方向鍵可以移動到其他的項目,他們是同一層平行的關係,有些項目的狀態也是折疊的,包括「剪下、複製、貼上、重新命名、分享、刪除、排序(折疊)、檢視與更多應用程式列」按鈕。其中「貼上」按鈕是你有複製檔案或資料夾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使用空白鍵可以展開原本折疊的按鈕,展開後可以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選擇第二層的項目,使用 esc 鍵回到上一層的選單,理論上花幾分鐘的時間來操作就可以了解這樣的結構,他會比 windows 10 的帶狀結構更讓人易於理解與習慣。

本章中,還會有 windows 11 選單操作的部分,包括顯示檔案的副檔名、更改資料夾檢視、對檔案與資料夾進行排序,以及在標題列打開和關閉完整資料夾路徑顯示的部分。

其次,10 與 11 還有個不同點,就是在 windows 10 想要修改預設程式,像是播放器與瀏覽器等是容易的,但 windows 11 會比較複雜,尤其是舊版的 windows 11,幸好在 22H2 之後變得簡單些了,我們會在 2.5.10 來比較他們之間的操作差異。

幸運的是這兩個系統在更改 pdf 的閱讀程式上,方法一致,我們會在 10.2 討論這部分。

我們知道資料夾結構的最底層,也就是根目錄是「本機」,在 windows 10 預設的開始功能表中會有這個項目,但 windows 11 就沒有,那麼我們如何瀏覽到他呢?在 2.5.10 會提到 windows 11 如何於開始功能表與桌面建立「本機」捷徑的方法。

在 windows 10 你可以自訂成與 windows 7 一樣的開機音樂,但 windows 11 有自己的新聲音,在 2.5.14 會提到如何找回 windows 10 的開機音樂。

在 2.3.3 會分享如何在 10 與 11 自訂通知區域列顯示哪些應用程式的步驟。

現在就讓我們在開啟導讀軟體的情況下來更了解 windows 作業系統的環境吧。

2.2 鍵盤求助

這三種導讀軟體都有一種特殊的求助介面,就是用來讓你熟悉目前電腦鍵盤的按鍵配置,啟動這個虛擬模式後,不管如何操作鍵盤都是安全的,你不會執行到什麼功能,也不會發生刪除某些檔案的狀況,例如按下刪除鍵時,導讀軟體只會朗讀這個按鍵是什麼,而不會讓電腦真的去執行刪除的動作。

當我們有一臺新筆電時,就很需要這個功能,因為你可能不知道數字鍵在哪裡,或者一些重要的功能鍵在何處,像是刪除、插入、上翻頁、下翻頁、home 與 end 鍵等,因為筆電的鍵盤按鍵位置設計可能不像桌上型電腦鍵盤那麼標準。

按下 insert 與大鍵盤的數字1可以切換開啟或關閉鍵盤求助模式,三個導讀軟體都是這個組合鍵。按下這個組合鍵後,jaws 會朗讀「keyboard help on 或 off」,nvda 會說「輸入說明開或關」,narrator 會提示「輸入學習開啟或關閉」。

除了字母與數字鍵的位置是比較固定外,我們還需要知道一些瀏覽鍵的位置,像是六個鍵組合而成的長方形,通常位於標準鍵盤較右上角的地方,第一排由左到右是 insert、home、page up,第二排由左到右是 delete、end、page down。但有些筆電就不是這樣排列,因為空間的關係,他可能會把這些按鍵安排在鍵盤最右邊由上到下的排列,甚至有些按鍵沒有做出來,需要按其他的按鍵才會有一樣的功能,例如按 fn 與上方向鍵是 home 鍵等。

還有四個方向鍵,也就是上、下、左、右也很重要,通常位於標準鍵盤下方比較靠右的位置。可是有些筆電鍵盤,會把一個按鍵切成一半,上半部是上,而下半部是下,這樣就只要用三個按鍵的空間就能完成四個方向的控制。

有九宮格數字鍵的鍵盤,在 num lock 也就是數字鍵盤鎖定鍵關閉時,可以把這些數字當作上述的瀏覽按鍵來使用,但有些導讀軟體像 nvda,會把這些按鍵另做其他用途,想要恢復原本的功能,可能需要安裝相關的附加元件,總之,開啟鍵盤求助模式就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認識你的鍵盤配置。

從鍵盤底部最左側開始,標準鍵盤通常在空白鍵左側有三個鍵,也就是 control、windows 和 alt。筆記型電腦鍵盤則有四個鍵,分別為 control、function、windows 和 alt,對於某些型號來說,control 與 function 的位置是相反的。大多數標準鍵盤在空白鍵右側都有 alt、快顯功能鍵與 control 鍵。除了空白鍵右側的 alt 鍵之外,空白鍵右側的其他鍵會因筆記型電腦品牌和型號而異。而 function 鍵通常也簡寫為 fn 鍵。

如果你的筆記型電腦有專用的快顯功能鍵,他通常是空白鍵右側的第二個鍵。然而,如今許多筆記型電腦沒有這個按鍵。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必須使用 shift F10 來替代。左邊的 shift 通常位在左下角 control 的上一個按鍵。

最後,找到 tab (位在大寫鍵上方) 與 esc 鍵 (位於所有鍵盤的左上角)。還可以找到 backspace 倒退鍵,他通常位於鍵盤的右側,從頂部數第二行的某個位置。

這些按鍵對於我們使用鍵盤來操作作業系統或導讀軟體而言非常重要且常用,一般視力正常的使用者用滑鼠,就比較不需要這麼多功能鍵,而我們需要這些組合鍵或功能鍵來取代滑鼠操作。

在開啟鍵盤求助模式的情況下,nvda 與 narrator 會朗讀你按下的所有按鍵名稱,但 jaws 則不會朗讀 control、alt、shift、windows、insert 這些單獨按下的功能鍵。如果是按組合鍵,例如 control c 的話,nvda 會朗讀 control + c,但 narrator 還是只能朗讀每一個單獨按鍵,而 jaws 除了會朗讀 control + c 外還可以朗讀功能,例如「control plus C, copies selected text or items to the Clipboard」 (複製所選擇的文字或項目到剪貼簿)。

事實上對標準鍵盤而言,不同功能或不同群組的按鍵會有空隙來隔開,這些空隙對於視障者在觸摸鍵盤與認識位置時很重要,藉由這些明確的位置劃分,視障者比較不會按錯按鍵,可是筆電鍵盤的空間不足,這些按鍵的空隙就不明顯,加上按鍵本身不像標準鍵盤那麼立體,對於視障者要快速的找到按鍵可能沒那麼容易,因此有必要透過鍵盤的求助模式來適應新的按鍵擺放位置。

或許我們只會在一開始需要鍵盤求助模式的幫助,在熟悉鍵盤配置後就不再需要他,但在這個適應與測試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沒有鍵盤求助功能,我們就很難在短時間了解各個鍵盤按鍵的位置。

2.3 桌面

當你開啟電腦,登入系統後,桌面就是第一個顯示的程式,他同時代表系統啟動完成。桌面包括許多圖示,這些圖示占了大部分的畫面,另外,在畫面底部則由工具列所組成。

2.3.1 桌面圖示

桌面的圖示就是檔案、資料夾、應用程式或網頁的捷徑,當然你也可能直接將檔案或資料夾存放在桌面。這些圖示是以欄列對齊的方式排列的,他們就像一個個小檔案,分別指向了資料夾、檔案、應用程式或網頁,點擊這些捷徑圖示,就相當於直接點擊他所對應的物件。

在圖示上按下刪除鍵,只會刪除這個捷徑,並不會把指向實際位置的檔案、資料夾或應用程式刪掉。假如你有啟用刪除確認功能 (請見 2.5.1),那麼當你按下刪除鍵時,導讀軟體還會朗讀系統彈出的確認提示,詢問確定刪除的話就會把捷徑移動到資源回收筒。但如果你刪除的不是捷徑,而是實際的檔案或資料夾,他也會有提示,不過實體的資料夾或檔案就會被移動到回收筒裡面。沒有刪除確認提示的話,按下刪除鍵會直接將被刪除的物件直接移到資源回收筒去。而比較危險的是使用 shift 加上刪除鍵的強制刪除方式,特別是在刪除實體的檔案或資料夾時,萬一誤刪就無法從資源回收筒將他們救回來了,因為強制刪除會直接真正的進行刪除,而不會先移到資源回收筒,當然,如果你清理了資源回收筒,那也是無法救回被刪除物件的。

每臺電腦的桌面圖示都不同,但資源回收筒是一定會有的捷徑,想要讓系統焦點回到桌面可以按 windows m 或 windows d,有時可能要按兩次才回得來,但如果按了好幾次都沒有聽到導讀軟體朗讀,那有可能是因為焦點已經在桌面了,按下 insert t 可以聽讀目前所在視窗的標題,如果是在桌面,nvda 會朗讀「explorer」,narrator 會說「沒有其他內容資訊」,而 jaws 則提示「title is 桌面 1」,那為什麼會有1呢?因為新的系統可以讓你開啟多個桌面,這個有機會再說,我們目前先知道如何回到桌面就好。

回到桌面以後,使用 home 或 control home 可以將焦點移到最左上角的圖示,除非重新排列桌面圖示,不然「資源回收筒」應該會是最左上角的那個圖示。

當你移到不同的圖示時,導讀軟體會朗讀該圖示的名稱,因為圖示使用欄列的方式排列,我們可以使用下方向鍵移到下一橫排的第一個圖示,隨著螢幕大小與桌面圖示的數量,可能會有好幾排的圖示,一直往下到最後一排,可以按一下右方向鍵到第二直排,然後往上瀏覽。總之,就是使用上、下、左、右的方向鍵來移動瀏覽桌面圖示。

想要更快速的到達某個圖示,就要善用字首搜尋功能,也就是直接輸入該捷徑圖示的第一個字來跳至該項目,然後按 enter 就可以啟動關聯到的檔案、資料夾、應用程式或網頁。在 2.8.1 會提到如何建立資料夾或檔案的桌面圖示,而 7.4.3 則會分享如何建立網頁的桌面圖示。

管理好桌面圖示會讓你在操作電腦上更有效率,特別是使用導讀軟體搭配鍵盤操作電腦的視障者,我們原本操作速度就比明眼人慢,可能需要把握更多加速操作效率的方式,以下是應該遵守的原則:

  • 不要讓桌面有太多圖示而過於雜亂,定期刪除不常用的圖示,整理一下桌面,為自己設定桌面的圖示上限,例如 30 個。我自己是設定 20 個,其實你經常會用到的東西就那幾個而已,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
  • 桌面只留下最多四或五個最常到訪的網頁捷徑,其他的就放瀏覽器的書籤,請見 7.4.2。我自己是沒這個習慣,桌面沒有放過網頁捷徑。
  • 為自己經常瀏覽的資料夾建立捷徑,例如雲端硬碟、下載或文件等。
  • 為經常瀏覽的文件建立捷徑,例如電話簿、行程表或工作日誌等。
  • 為最近需要經常使用的檔案或資料夾建立捷徑,這是短期的,也就是工作或計劃結束後就可以刪除這個捷徑。隨著時間或工作的改變,會有指向不同文件或資料夾的捷徑。
  • 有些人喜歡重新排列桌面圖示或更改圖示大小讓他保持整齊,但有些人習慣直接使用字首搜尋,根本不在意該圖示的實際位置在哪裡。

改變桌面圖示的大小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d 或 windows m 回到桌面。
  2. 按 alt control 空白鍵來取消選取的項目,nvda 會朗讀「沒選取」。如果是聽到「已選取」就要再按一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發現按了快速鍵,導讀軟體是朗讀「中文輸入」或是「英文輸入」的話,那可能是中文輸入法預設將 control 空白鍵視為切換中、英文輸入模式的快速鍵,除了從設定取消外,比較快的方式是按 alt 加 shift 把輸入法的語言先切換到純英文模式,使用完畢後記得再按一次切換回中文,不然會沒有中文的輸入法可以使用喔。這個問題可能也跟鍵盤有關。
  3. 按快顯功能鍵,往下到「檢視」子功能表。
  4. 想改變圖示的大小就按 enter 鍵,往下選擇「大圖示、中圖示或小圖示」並按 enter 鍵執行。

想要重新排列桌面圖示的步驟如下:

  1. 前面三個步驟同改變桌面圖示大小的前三步。
  2. 按快顯功能鍵,往下到「排序方式」子功能表。
  3. 想重新排列圖示就按 enter 鍵,往下選擇「名稱、大小「項目或修改日期」並按 enter 鍵執行。

如果忘記最新創建的圖示叫什麼或在哪裡,可以考慮使用「修改日期」排序,這樣他會將最近新增的圖示放在左上角或右下角,就會比較好找到。

2.3.2 工作列

在 windows 10 的預設,工作列位在畫面的最底部一整列,他包括最左邊的「開始」按鈕,以及最右邊的系統托盤,也就是通知區域。在開始按鈕的右邊可能還包括搜尋區、最近開啟的應用程式,時間與溫度資訊等,在 windows 11 的工作列外觀與 windows 10 不太一樣,這邊先不講那麼細。

當開啟應用程式後,系統會將他放到工作列,工作列大部分的位置是擺放併排開啟的應用程式圖示與標題,明眼人點擊這些開啟的應用程式圖示後,系統會把他放到前景,也就是畫面上最明顯的當前視窗,使用鍵盤的我們,則是按 alt + tab 來瀏覽與切換已開啟的不同應用程式視窗。

開始按鈕位在畫面的左下角,但最快的開啟方式是直接按 windows 鍵,他會開啟開始功能表,並且焦點會停在搜尋區,可以直接輸入想要搜尋的項目名稱,不管是程式、檔案、資料夾或是 windows 的設定。有時候還沒輸入完就會跳出你常用的項目,例如 word、excel等程式,直接按 enter 就能開啟他。有些人喜歡用這樣的方式開啟程式,但有些人習慣在桌面直接建立捷徑,就看自己的喜好。

如果不按 windows 鍵,那就是將焦點移到「開始」按鈕,鍵盤就是在桌面按一下 tab 鍵,並按下 enter 也會開啟「開始」功能表。

開啟開始功能表後,可以直接使用下方向鍵來瀏覽所有電腦已安裝的程式,他是按筆畫排列的。如果是在開始功能表按一下 tab 接著往下移動,則會看到使用者帳戶、文件、圖片、設定與電源等常用位置的項目。排列項目的順序會是數字、英文再中文。

如果在開始功能表使用下方向鍵無法看到所有應用程式,那麼可能需要使用 tab 鍵找到「顯示所有應用程式」的功能並按下 enter 鍵才會顯示,這與開始功能表的設定有關。

通知區域位在畫面的右下角,使用 jaws 可以按 insert F11 (jaws專屬),使用 nvda 或 narrator 可以按 windows b (系統提供) 來跳到該區域,並使用下方向鍵來瀏覽一些程式圖示與 windows 設定,使用右方向鍵也可以,比較重要的有:

  • 網路連線狀態:例如連到 wifi 後,會顯示該 wifi 的連線名稱。
  • 筆電的電池電量:會使用百分比表示,當正在充電時也會有狀態的提示,有些筆電會估算還可以使用的時間。
  • 喇叭音量:也是用百分比表示,有些電腦可以用快速鍵直接叫出該視窗來調整音量,但在這個圖示上直接按 enter 鍵來開啟是一定能調整的,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調整大小,一次 1%,或是 page up 或 page down 一次調整 20%,但上、下翻頁鍵在某些系統不會有作用,home 與 end 可以直接調到最大與最小音量。調好音量會直接生效,不需要去按 enter 或確定。

最後,使用 nvda 或 jaws,按一下 insert F12 可聽取時間,按住 insert 再按兩次 F12 可聽取日期,若使用 narrator 按 insert F12 會直接報讀日期與時間。

2.3.4 關機

我們要避免直接按電源來關機,經常這樣做可能會對電腦產生傷害。較好的方式是在瀏覽桌面時按下 alt F4,就像關閉視窗那樣,此時會停在一個下拉選單,有一些選項可以選擇,通常會停在「關機」,從選單的最上面使用方向鍵往下開始瀏覽的話,可能會有「切換使用者、登出、關機、重新啟動」等項目。

關機就是關閉電腦,重新啟動就是關閉電腦後再次自動啟動開機程序到系統,如果系統需要更新,就會出現「更新並關機、更新並重新啟動」這兩個項目。

一般情況下,在「關機」按 enter 就會啟動關機程序,但如果有未存檔的文件或寫到一半的信件時,系統會阻止你關機,此時需要先進行存檔或關閉文件與信件,再執行關機。

需要注意的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能有些程序已經被關閉,像是雲端硬碟的連線等,如果最後不想關機的話,可能需要手動再次啟動這些已經被關閉的程式。

還有一個做法,就是如果有警告彈出時,可以選擇「強制關機」,但是這樣沒有存檔的文件就會消失。

最後提供快速鍵來關閉電腦,在 windows 10 或 11 都有用,也就是先按 windows x 開啟功能表,按 u 進入「關機或登出」功能表,再按一次 u 來關機。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你不用回到桌面就能關機,或者當在桌面按 alt F4 無效的狀況時,不至於關不了機,若想要輸入字母就要注意一下輸入法的切換。

為什麼關機不能像開機一樣直接按電源呢?因為系統在開機後,實際上在背景是執行很多程式的,如果沒有讓系統按照正確的方式來關閉所有前景與背景的程式可能比較有風險,如果有一天按下關機鍵的行為等同使用系統的關機功能的話,那我想就可以直接這樣做了。

2.4 瀏覽功能

在安裝有 office 的 windows 電腦中,想要瀏覽與執行功能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透過帶狀功能列表,這個是在 office 2007 開始就有的設計。另外就是常用的功能會收集在按下快顯鍵出現的快顯功能表中。而直接使用快速鍵的話可以最有效率的執行功能,例如直接使用 control c 複製、control x 剪下與 control v 貼上檔案。在瀏覽功能表時,可以直接按 enter 或空白鍵來執行功能,有時會開啟額外的對話方塊或子選單,利用這些可以改變設定、輸入資訊或執行更細部的功能。

2.4.1 選單類型
2.4.1.1 帶狀功能表與保持展開的重要性

從 office 2007 開始,微軟推出了他們的帶狀功能表。其後的版本都支援這樣的方式,也包括了 word、excel、outlook 與 powerpoint。而在 windows 10 連同檔案總管與功能表也都使用了帶狀結構。

帶狀選單是由上和下兩部分的功能表所組成。按下 alt 鍵時,會在上方,也就是頂端會彈出一個功能表,預設會停在「常用」索引標籤,索引標籤是將各種功能分類的一種呈現方式,使用左或右方向鍵可以切換索引標籤。

從上方的功能表按 tab 會在他的下方呈現一個橫的功能表,就是下方功能表,包含了屬於上方索引標籤種類的功能圖示,他會分組顯示,每按一次 tab 鍵就是下一個功能,而 shift tab 則是上一個功能。功能也就是指令的意思。

在預設情況下,多數 office 的上、下功能表會直覺顯示或展開。但是檔案總管的功能表可能是折疊的狀態,按下 control F1 可以切換,展開的功能表對導讀軟體操作會比較正常,在折疊的情況下,可能有些功能會無法執行。這邊的顯示與展開是針對整個功能表而言,也可以想成是顯示或隱藏。並不是之前提到的某個項目因為還有子選單所以有展開與收合的狀態。

一開始對於瀏覽帶狀功能表還不熟悉的使用者,不容易分清楚目前功能表的狀態是展開還是折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啟 office 的一個軟體,例如 excel 或 word 檔案。按下 alt 時不要移動,仔細聽讀,例如 nvda 就會朗讀類似「功能區索引標籤控制項展開」或者「折疊」的資訊。折疊功能表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當按下 alt 開啟功能表時,他不會記住你上一次移到哪個索引標籤,他會固定停在某個索引標籤。

在 3.1 會針對帶狀功能表何時該執行什麼功能進行討論。

2.4.1.2 下拉功能表

下拉功能表是一個水平顯示的選單,使用左與右方向鍵來移動。平常的項目包括「檔案、編輯、工具」等。在項目上使用上與下方向鍵會拉開次選單,使用直向來顯示,有這種功能表的程式包括 jaws、firefox、acrobat reader 等。

2.4.1.3 快顯功能表

快顯功能表是透過按快顯鍵來顯示的,相當於使用者在滑鼠上按右鍵。快顯鍵通常位於空白鍵往右第三個按鍵,有些筆電可能是第二個,更有些鍵盤沒有這個按鍵,那就只好按 shift F10 來替代,而 shift F10 在每一個鍵盤或電腦都是有效的。

2.4.1.4 子功能表

子功能表就是一種巢狀的子選單,常見於帶狀的下方功能表及快顯功能表。與對話方塊不同,子功能表或稱為子選單不會有確定和取消的按鈕,含有的控制項類型也沒有對話方塊那麼多,主要就是按鈕與編輯區而已。

位於下方功能表的子功能表,可以按 enter 或空白鍵來打開,使用 tab 或 shift tab 正向或反向瀏覽。

位於快顯功能表的子功能表,可以按 enter 或右方向鍵來打開,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進行瀏覽。

2.4.2 對話方塊

對話方塊或簡單的互動對話,是一個畫面的彈出視窗,通常是執行了某個功能而觸發出來的選擇,你可以在對話方塊中使用 tab 鍵來瀏覽每個項目,找到確定或確認的按鈕按 enter 來保存變更並關閉對話方塊,而取消的按鈕會放棄變更而直接關閉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的項目按 enter 相當於按下確認按鈕,而按 esc 跳離鍵就相當於按下取消按鈕。對話方塊就是提供一個讓你和電腦溝通的管道。

2.4.2.1 對話方塊的元素

各式各樣的控制項都可能在對話方塊中出現,使用 tab 順向或 shift tab 反向瀏覽每個元素,他是循環式的瀏覽,也就是移到最後一個項目後焦點會從第一個項目再開始移動。控制項就是元素。

如果你仔細聽讀,jaws 會詳細的告訴你到達了哪個元素及如何瀏覽與操作資訊,nvda 和 narrator 就沒有那麼多資訊供參了。下列是可能遇到的元素:

  • 選擇鈕 radio button: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進行選擇,多選一的概念,然後按 tab 繼續到下一個元素。
  • 編輯區 edit box:可以輸入文字,像是你的名字、地址等資訊。
  • 下拉式方塊 combo box:就是下拉清單,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進行選擇,可以使用字首搜尋的方式快速跳到某個選擇項,也可以按 home 或 end 來分別移到第一個與最後一個選擇項。
  • 可編輯下拉式方塊 edit combo box:這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元素,由編輯區與下拉式方塊所組合而成,你可以輸入幾個字,在一邊輸入的過程中,他就會列出相關的選擇項,你可以繼續完成所有的文字輸入,或者使用下方向鍵來選擇你想要的選項按 enter,使用選擇的方式可以讓你省去輸入的時間。nvda 與 narrator 對於這個元素的辨識能力沒有 jaws 強,有時只會朗讀「編輯區」而已,但其實他是一個可編輯下拉方塊的元素。
  • 可編輯調整按鈕 edit spin box: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選擇數值,或者手動輸入,與可編輯下拉式方塊不同的是,可編輯調整按鈕只會有數字,不會有其他文字的選項。
  • 核取方塊 checkbox:使用空白鍵來勾選或沒勾選這個項目。勾選就是肯定同意的意思。所以要注意核取方塊的文字問法,他有可能是用否定問法,例如「以後不要顯示這個訊息」,那麼勾選就表示以後不顯示了,或者問「開機立即啟動」,勾選後就表示之後開機會啟動。
  • 左/右滑桿 left/right slider:使用百分比來調整數值,左或右方向鍵一次降低或提高百分之一的數值,page up 或 page down 一次調整百分之十或二十(要看滑桿的設定),home 或 end 是直接調到最大或最小。典型的例子就是 nvda 或 jaws 調整語速的設定。
  • 上/下滑桿 up/down slider:使用百分比來調整數值,下或上方向鍵一次降低或提高百分之一的數值,page up 或 page down 一次調整百分之十或二十(要看滑桿的設定),home 或 end 是直接調到最大或最小。典型的例子就是通知區域的喇叭調整音量功能,也可以直接按 windows r 開啟執行列,輸入 sndvol 後按 enter 來直接開啟調整音量對話方塊。
  • 按鈕 button:按下 enter 或空白鍵可以啟動他,通常是執行某個功能,也可能開啟另一個對話方塊。
  • 分割按鈕 Split button:在分割按鈕按 enter 或空白鍵可以執行預設的功能,若按下 alt 加下方向鍵則可以展開其他項目,使用四個方向鍵來選擇並按 enter 鍵來執行。
  • 項目檢視清單 list view:裡面包括多種元素,像是檔案或資料夾等,配合方向鍵與字首搜尋來選擇想要的項目,例如另存新檔或上傳檔案的對話方塊裡都會有選擇檔案的項目檢視清單。
  • 樹狀檢視清單 tree view:將電腦的資料夾結構用層級的方式來組織,右方向鍵展開資料夾,左方向鍵是收合,上或下方向鍵在每個項目與層級間移動,例如另存新檔或上傳檔案的對話方塊裡都會有選擇資料夾路徑的樹狀檢視清單。
2.4.2.2 多頁式對話方塊

有些對話方塊還分成數個頁面,就像分段式的對話方塊。jaws在多頁的對話方塊會朗讀「page」這個關鍵字,例如在「本機」的「內容」頁的「系統」中,就是由許多頁籤所組成的對話方塊,按下insert t 朗讀標題時就能聽到目前是哪個分頁。

nvda 不會特別朗讀分頁標題,但是在使用 alt tab 切換視窗時會說第幾頁第幾欄。不管是 jaws 或 nvda 都可以直接按 control tab 來切換不同的頁籤,因為這是系統提供的快速鍵。

在 office 的應用程式中,「檔案」功能表的「選項」對話方塊也是多頁式的,啟動的快速鍵是 alt f t,在頁籤,也就是索引標籤上,可以使用方向鍵來切換,與對話方塊一樣,使用 tab 來移動頁籤中的每個項目。

2.5 你想變更的預設設定

當你買了一臺新電腦,可能會有一些想要改變的設定,本節列出的前七項對於改善效能有幫助,包括顯示刪除的確認對話方塊、顯示檔案的副檔名、取消從網路或信件夾下載回來的檔案安全保護措施,若是使用筆電,則包括將 fn 鍵設定成讓功能鍵變回傳統模式、禁用滑鼠觸控板。你需要透過 wifi 來連線網路,需要查看系統啟動時都預設執行了哪些程式,把不必要的關起來,若想在控制台變更設定,設定成大圖示後,步驟的操作會比較正確。

其他的設定就跟個人習慣與喜好比較有關了。

2.5.1 顯示刪除的確認對話方塊

在預設情況下,當你在選取的檔案或資料夾上按 del 刪除鍵時,這些項目會直接被丟到「資源回收筒」裡,這是比較危險的,雖然能夠救回來,但如果在刪除前能夠再讓我們確認則是更好的安排,因為有時不小心按到刪除鍵並不會馬上發覺,甚至不是你自己親自按下的也有可能。顯示的步驟如下:

  1. 按 windows m 或 d 回桌面
  2. 按 r 利用字首搜尋直接跳到 recycle 項目,中文的使用者就要打「資」這個字,或用方向鍵來直接尋找「資源回收筒」
  3. 先按快顯功能鍵,再按一下上方向鍵到「內容」,然後按 enter 鍵
  4. 在開啟的對話方塊按幾下 tab 鍵找到「顯示確認刪除的對話方塊」並按空白鍵來勾選,然後按 enter 鍵確認並關閉對話方塊。

這樣以後按刪除鍵打算刪除項目時,就會先跳出對話方塊來讓你確認,例如在桌面刪除圖示就會顯示「確定要從桌面刪除這些圖示嗎?」,會有「是」或「否」的選項供我們確認。在不同的位置刪除不同的項目還會有不同的提示文字,甚至提醒我們刪除後該怎麼回復他們。

2.5.2 顯示檔案的副檔名

更精確點的說法是「取消隱藏」才對,因為原本系統的預設值是隱藏副檔名,但我們想要顯示出來,那就是需要取消對他們的隱藏。

副檔名就是在檔名後面的那幾個字,通常以 . 小數點與主檔名隔開,長度在 3 到 4 碼,例如 office 2007 以後,word 的副檔名就是 docx,excel 是 xlsx,而 powerpoint 則是 pptx 等。

接觸到新電腦後,應該把預設隱藏副檔名的功能取消,這樣才能藉由副檔名來判斷檔案的類型,但資料夾是例外,因為他沒有副檔名,也不需要。在 10 與 11 的取消步驟不同。

windows 10:

  1. 先進到「文件」資料夾中再進行調整會是個好選擇。「文件」會在「本機」裡面,或者直接按 windows e 開啟檔案總管視窗也能找到「文件」資料夾。
  2. 按 alt 鍵開啟檔案總管的帶狀功能表
  3. 按右方向鍵移到「檢視」索引標籤
  4. 按幾下 tab 鍵找到「副檔名」核取方塊,並按空白鍵來勾選
  5. 此時使用方向鍵來再次瀏覽檔案,發現已經可以顯示並聽讀到檔案的副檔名了

windows 11:

  1. 隨意開啟一個資料夾來瀏覽檔案,並將焦點停在任何一個檔案上
  2. 按 alt 鍵開啟命令欄,也就是功能表
  3. 按右方向鍵移到「檢視」折疊按鈕,並按 enter 鍵來展開他,如果想使用空白鍵的話,要注意一下,當我在筆電的新注音輸入法的中文模式時會沒作用,需要切到英數輸入才行
  4.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顯示」折疊,並按 enter 鍵或空白鍵來展開他
  5.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副檔名」沒勾選,並按空白鍵或 enter 鍵來勾選或執行,因為這是在功能表中,所以勾選的項目也可以用 enter 鍵
  6. 勾選完後會回到「顯示」折疊,需要按一下 esc 跳離鍵來關閉功能表才會回到原本的資料夾或檔案總管內
  7. 此時使用方向鍵來再次瀏覽檔案,發現已經可以顯示並聽讀到檔案的副檔名了
2.5.3 禁用 office 對於下載回來檔案的保護檢視

如果檔案是從網路上下載、電子郵件附加檔或各種來源而來,這些檔案可能含有惡意程式、病毒或木馬會損害或攻擊你的電腦。保護檢視可以保護你的電腦,但更重要的是你不信任的人或來源產出的檔案根本就不應該打開他。

當這些下載或另存的檔案被 word、excel 或 powerpoint 開啟時都會啟動保護檢視,按下 insert t 時導讀軟體通常會有類似的提示或警語,像是「受保護的檢視之類的文字」。

你可以一次性的禁用 office 的保護檢視,或者永遠將保護檢視關掉,但是若有不良的危險後果必須自行負責。

禁用保護檢視後,你才能在檔案進行編輯、存檔等動作,一次性的快速鍵做法是 alt f i e,或者是按 F6 到通知區,然後用 tab 鍵移到啟用編輯按 enter 鍵也可以。

至於永遠禁用保護檢視的做法,以 word 為例,操作步驟如下:

  1. 開啟 word 程式,按 alt f t 打開「選項」對話方塊,他包括一個種類列表,我們要尋找相關的設定,所以就算不是位於受保護檢視的檔案中也沒關係。
  2. 我這邊預設會停在「一般」,使用下方向鍵切換到「信任中心」,記得不要按 enter 鍵,不然對話方塊就會被關掉,因為 enter 就等同按下確認。
  3. 使用 tab 鍵找到「信任中心設定」按鈕,並按 enter 或空白鍵開啟另一個對話方塊。
  4. 我這邊預設會停在「受信任的發行者」,使用下方向鍵切換到「受保護的檢視」,記得不要按 enter 鍵,不然對話方塊就會被關掉。
  5. 使用 tab 鍵可以看到三個核取方塊,分別是「針對來自於網際網路的檔案啟用受保護的檢視」、「針對位於可能不安全位置的檔案啟用受保護的檢視」與「針對 Outlook 附件啟用受保護的檢視」,全部都按空白鍵來取消勾選,也就是「沒勾選」這些項目。
  6. 使用 tab 鍵到「確定」按鈕按 enter 鍵或空白鍵來儲存設定。
  7. 再次使用 tab 鍵到「確定」按鈕按 enter 鍵或空白鍵來儲存設定。別忘了我們總共開啟了兩個對話方塊。
  8. 如果你正位於受保護檢視的檔案中,那就按 alt F4 關掉檔案再重開就會生效。

從此以後受保護的檢視不會再出現,這也意謂著你自己必須更加小心,遇到來源不確定的檔案就直接刪掉他,而不是好奇的開起來查看。

2.5.4 在筆電設定 fn 鍵讓功能鍵變回傳統模式

越來越多筆電或某些桌電鍵盤,因為有了 fn 鍵,就讓原本的 F1 到 F12 的按鍵變成有兩種模式,非傳統模式就是讓這些按鍵成為多媒體或其他控制鍵,像是音量大小聲的調整、靜音鍵、開關無線網路或影片縮放的快速鍵。

在之前的章節有提到,fn 鍵通常位於左邊 control 鍵的右邊一個,但有些品牌的電腦或鍵盤,像是 lenovo 的某些型號,就會把 fn 與 control 的位置對調。

使用導讀軟體搭配鍵盤時,比較需要使用 F1 到 F12 的傳統模式,例如你需要按 alt F4 來關閉視窗,按 insert F12 聽取時間與日期,按 F7 鍵執行拼字檢查,按 F6 鍵移到 office 的通知區等。

如果使用非傳統的模式,那麼還要加按 fn 鍵才能達到這些傳統效果,這使得我們在操作上變慢,而且很多組合鍵變成三個按鍵後就要使用雙手且不容易正確按準。

拿到新電腦後可以開始測試一下目前 fn 鍵的設定是傳統還是非傳統的模式,但因為每臺電腦的型號不同,切換 fn 鍵的模式也不同,你可以嘗試按住 fn 鍵,然後搭配 shift、大寫鍵或 esc 鍵來試看看。使用 insert F12 來測試是否可以直接聽到時間,若可以就是傳統模式,找到你的筆電 fn 切換方式後要記住,因為以後有可能在按一些快速鍵的過程中不小心又把 fn 鍵的模式給切換了,此時你就可以很快的把他切換回你所習慣的模式。

另外,也可以借由廠牌電腦本身提供的管理或設定程式來調整這些設定,例如 asus 電腦的 myasus 這支 windows app 程式就有相關的介面可以設定,通常是在個人化設定中,關於 fn 狀態、觸控板與電池的模式都可以進行調整。

如果很不幸的這些組合鍵或程式都無法變更 fn 鍵的模式,那麼可能得查詢該筆電或鍵盤的型號是怎麼切換的,或者向相關的廠商及服務人員尋求協助。傳統的設計,有可能需要進入 BIOS 來進行調整,BIOS 會在還沒進入作業系統前就先載入執行,所以全盲視障者無法透過導讀軟體來操作 BIOS,應該找有經驗的使用者進行相關的設置,如果是新手,千萬不要進去亂調整或更新,否則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甚至連作業系統都會無法順利進入,需要非常小心。

2.5.5 禁用筆電的觸控板

觸控板是一塊平坦的板子,位在空白鍵的下方,用來以食指操作控制游標來替代傳統的硬體外接滑鼠。使用手指在觸控板上滑動就能控制鼠標的軌跡,有些觸控板在下方或上方還會設置滑鼠的左鍵與右鍵。

如果啟用觸控板,你將很難避免使用鍵盤時手掌不小心擦過觸控板而導致游標的移動,這經常會發生非預期的狀況,也是一個困擾,在這種情況下禁用他會是個好選擇,但也要明白怎麼啟用他,因為在有需要明眼人協助時,你必須啟用觸控板來讓他們可以操作鼠標,否則就得外接滑鼠,不然他們也很難在操作上幫助到你。

如何啟用與禁用觸控板,還是會因不同廠牌的筆電而有所不同,這邊提供一個多數可用的方式參考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
  2. 輸入 touchpad 的關鍵字,通常能聽到類似「觸控板設定 系統設定」的字樣,按下 enter 鍵來進入相關設定。
  3. 找到觸控板的按鈕,若已經被按下,則按空白鍵來禁用他,然後按 alt F4 關閉該視窗。
  4. 要確認觸控板有沒有被禁用,就用手指在板子上移動,如果沒有任何反應,就表示觸控板已經被禁用成功。
  5. 想要啟用觸控板,就將剛才的方式再重做一次即可。
  6. 有些 hp 型號的電腦在觸控板的左上角輕敲兩次就可以切換觸控板的狀態。

在控制台或廠商的一些管理程式也可以找到相關的設定來進行調整。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起作用,或沒有找到相關的設定,可能得查查手冊或詢問相關廠商。最糟的情況可能跟上一節一樣需要去調整 bios,如果事前可以知道的話,建議不要買這樣的筆電,因為日後會造成不便。

萬一已經買了這樣的筆電,那只好禁用觸控板,之後需要請明眼人幫忙時就外接滑鼠。

有時候一些程式或功能可能會自動啟用觸控板,此時就必須再次禁用他。

2.5.6 連接無線網路

設定好電腦後,第一件最想做的事可能是連上家裡或公司的無線網路,如果是在旅行,可能需要知道旅館的無線網路需要怎麼連線。

通常有兩種無線網路,一種是需要密碼的私有網路,另一種是不需要密碼的開放網路,家裡或辦公室通常是安全的無線網路,需要密碼來連線才不會被盜連。列出參考的連線方式如下:

  1. 按下 windows i 來開啟 windows 的設定
  2. 一開始會停在搜尋方塊,所以先按一下 tab 鍵移到清單中,往下找到「網路和網際網路」並按 enter 鍵進入。
  3. 一開始會停在搜尋方塊,所以先按一下 tab 鍵移到清單中,往下找到「Wi-Fi」並按 enter 鍵。
  4. 如果沒有這個項目,有可能是你的電腦沒有無線網卡,或者無線網卡有問題,也可能被關閉了。
  5. 使用 tab 找到「顯示可用網路群組的顯示所有設定」,並按 enter 鍵展開。
  6. 使用下方向鍵可以看到目前可以連線的無線網路列表,沒有的話就按一次 tab 鍵。在每個項目上會有安全或公用網路的提示,使用 enter 鍵來進行選取。
  7. 選取後會有一個「自動連線」核取方塊,按下空白鍵來勾選,則能讓下次開機時自動加入該無線網路。沒看到的話就按一下 tab 鍵。
  8. 使用 tab 到「連線」按鈕,按下 enter 來進行連線,如果連的是公用網路,因為不用輸入密碼,到這邊就完成了,按下 alt F4 關閉視窗
  9. 但如果連線的是安全網路,就需要在彈出的密碼欄位這裡輸入密碼,輸入完後按下 enter 鍵來完成連線,然後按下 alt F4 關閉視窗。

如果沒有找到你想連線的無線網路,使用 tab 鍵找到「管理已知的網路」按鈕,按下 enter 鍵,找到輸入網路名稱的編輯區並輸入,tab 到「新增」按鈕,並按 enter 將其新增出來,然後使用上面連線的方式由列表找到該無線網路並進行連線。

2.5.7 啟用/禁用開機啟動的應用程式

當電腦開機到作業系統時,會有一些程式自動被啟動執行,有些程式確實你希望這樣,但有些程式則沒有必要,過多開機執行的程式會拖慢開機時間,影響效能,如果有一些程式的不必要通知一直干擾你,那也是確認開機到底預設執行了哪些程式的時機。

開機就希望被執行的程式包括導讀軟體,還有一些雲端分享的應用程式,而像是 ms teams 就不需要在開機時啟動,因為他常有煩人的通知,也會拖慢電腦執行的效能。

作者說,他之前用過一臺 dell 的筆電搭配 jaws 2022 來使用,在操作 office 時經常卡頓,讓他對這臺電腦很不滿意,後來發現是一個叫作「Waves MaxxAudio」的程式在開機時執行,他會讓 jaws 無預警靜音,讓作者以為是電腦當機,停用之後就沒事了。

他到現在還是沒弄清楚那個程式原本的作用為何,而 jaws 2023 已經修復這個問題。我之前看過使用者開機時啟動了多個防毒軟體,讓整臺電腦的效能變差,並且經常有提示來干擾操作,事實上我們只要找一個信任的防毒軟體來使用即可,啟動多個防毒軟體可能會造成衝突。

其實停用開機就執行程式並不是移除程式,也不是永遠的禁用,只是不在開機這個環節就啟動,進入系統後,你還是可以隨時去執行這些程式。

啟用/禁用開機啟動的應用程式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
  2. 輸入 startup apps 聽到「啟動應用程式 系統設定」時,按下 enter 執行。
  3. 使用 tab 鍵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利用空白鍵可以對這些程式的按鈕來變更是否開機執行的狀態,他會有「按下」與「沒按下」的狀態提示。
  4. 完成後直接按 alt F4 關閉該視窗就好,因為他沒有確定的按鈕。
2.5.8 變更控制台的圖示顯示

控制台是一個可以變更系統設定的地方,在本書中會有一些章節使用到進入控制台來進行設定的變更,你應該把他設定成大圖示或小圖示,這樣子操作步驟才會跟本書對應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
  2. 輸入 control panel 聽到「控制台 應用程式」後按下 enter 鍵進入。
  3. 按一下 tab 鍵離開搜尋方塊,到達「類別」按鈕,然後按空白鍵。
  4. 使用下方向鍵移到「大圖示」或「小圖示」並按 enter 鍵確認選擇。

現在可以開始使用下方向鍵在列表間移動項目,或者使用字首搜尋的方式來快速移動到你想要的項目,然後按 enter 就可以進入該項目。

2.5.9 開啟檔案總管裡的選項

檔案總管是 windows 用來瀏覽檔案與管理文件、資料夾的程式,快速鍵的 windows E 在 windows 10 或 11 都可以直接開啟這個程式視窗。在檔案總管中,包括使用者常用的快速存取窗格,還有最近開啟過的程式、資料夾與檔案。

還有其他項目在其中,但因為不同版本的 windows 而有所不同,在 windows 10 與 11 的 21H2,你可以將他變更成顯示「本機」內容視窗,他是電腦資料夾結構的最底層,在 2.6.1 中會闡述瀏覽「本機」對使用者的重要性。

在 windows 11 的 22H2,開啟檔案總管也可以直接顯示 onedrive 或 dropbox 的內容,當然事先必須安裝與登入好這些軟體。

快速存取清單其實沒有那麼好用,裡面有數十個項目,不過有些人習慣使用他,比起這個,我認為更有用的是本機資料夾的內容。

在 windows 11 的 22H2,作者說開啟檔案總管能夠直接顯示 dropbox 的內容,這似乎比點擊桌面原本的 dropbox 捷徑執行速度還來得更快。

想要重新分配 windows e 的內容,必須先按照前述提到的變更控制台為大圖示或小圖示,參考的操作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輸入 control panel 聽到「控制台 應用程式」後按下 enter 鍵進入。
  2. 使用 tab 鍵找到「檔案總管選項」並按 enter 鍵開啟連結。
    • 在「開啟檔案總管」下拉式方塊,選擇「本機」是個好做法。
    • 「以同一個視窗開啟每一個資料夾」選擇鈕,需要特別注意,如果選成「以個別的視窗開啟每一個資料夾」的話,每次點擊進入一個資料夾都會額外開啟另外一個視窗,之前遇到這個狀況,找很久才發現是這個設定。
    • 其他的核取方塊可以配置開啟檔案總管後的快速存取想顯示哪些介面,由於我使用的環境比較單純,平常都沒有使用這些項目,所以全部都不勾選。
  3. 使用 tab 到「確定」按鈕按 enter 鍵。
  4. 按下 alt F4 關閉控制台視窗。

如果你不打算按下 windows e 開啟檔案總管時顯示「本機」資料夾的內容,那最好把他加到開始功能表內好便於存取,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d 或 windows m 回到桌面。
  2. 按 alt control 空白鍵來取消選取的項目,nvda 會朗讀「沒選取」。如果是聽到「已選取」就要再按一次。
  3. 按下快顯鍵,往上到「新增」子功能表,並按 enter 開啟。
  4. 往下到「捷徑」並按 enter 鍵開啟對話方塊。
  5. 按 tab 移到「瀏覽」按鈕,並按 enter 鍵。
  6. 開啟一個樹狀檢視清單後,找到「本機」,沒找到的話就用字首搜尋輸入「本」來直接跳到該項目上。
  7. 再次按下快顯鍵,往下到「釘選到開始畫面」並按 enter 鍵。

現在,在開始功能表輸入「本機」就能快速的找到他。因為本機是所有資料夾結構的根,從那裡,你可以瀏覽存取所有的項目。

如果除了在開始功能表外,還想要把「本機」直接加到桌面變成捷徑,那麼請參考 2.8.1 的設定。

2.5.10 變更預設程式

提到變更預設程式的功能,例如更改預設的網頁瀏覽器、音樂播放程式等,在 windows 10 比較容易,而 windows 11 就比較複雜。

在 windows 10 中,預設的程式包括,以「郵件」這個 app 來收發電子郵件,以 grove music 來播放音樂,以 edge 當作開啟網頁的預設瀏覽器等,那麼,預設程式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舉例來說,當你在一個電子郵件地址連結上按了 enter 鍵,此時系統會認為你要寄信,就會以預設的收發電子郵件程式來開啟並帶入這個電子郵件地址,如上面提到的,他會用「郵件」這個 app 來開啟,但如果你習慣使用 outlook 或 thunderbird 來收發信件,且這些軟體也已經安裝到作業系統中了,那就有必要來變更預設開啟電子郵件的應用程式,例如從「郵件」改成 outlook。

而當你在副檔名為音樂檔的檔案上按 enter 鍵時,系統就會使用預設的音樂播放程式來開啟他並進行播放,像是 mp3、wav、wma 等這些聲音檔。假如你習慣使用 media player 來播放,那麼你就有必要更改預設的音樂播放程式,因為預設的是 grove。當然,音樂播放程式有很多種,時下流行的像是 winamp、vlc 等都是可以考慮的。

當你變更預設網頁瀏覽器後,不管是出現在電子郵件、word 或其他程式的超連結,點擊後就會用預設的瀏覽器來開啟,包括桌面建立的網站捷徑,以及瀏覽器中的「我的最愛」或「書籤」。

雖然 microsoft edge 是可以無障礙的操作,可能也會慢慢流行起來,但多數人可能還是習慣使用 google chrome 或 mozilla firefox,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必須變更網頁的預設瀏覽器。

有個重點,就是上面這些提到非原生 windows 的應用程式,都必須先在 windows 安裝好可正常使用了,才把他們設定成預設程式才有意義。事實上,如果你沒有安裝的程式,也不會顯示在選擇的清單讓你選擇才對。

改變 windows 10 的預設程式方法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焦點會停在搜尋方塊。
  2. 輸入 default app,聽到「預設應用程式, 系統設定」時按 enter 鍵。
  3. 你會停在「電子郵件」,「郵件」按鈕,此時「郵件」就是系統用來開啟電子郵件的預設程式。
  4. 按下 enter 鍵,此時會有個彈跳視窗顯示出來,使用 tab 鍵可以選擇你想要的預設程式,然後按 enter 鍵確認選擇。
  5. 這時會再次回到步驟三的畫面,使用 tab 移到你想變更的預設程式,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變更即可。
  6.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網頁瀏覽器的更改,當你想放棄使用 edge 時,系統可能會再次詢問你是否確定,請 tab 到「仍然切換」連結並按 enter 鍵才能順利切換。
  7. 這個改變預設應用程式的設定畫面不會有確認按鈕,所以全部設定完後直接按 alt F4 關閉視窗即可。

在 windows 11 的變更,我們給出兩個比較特別的例子,參考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焦點會停在搜尋方塊。
  2. 輸入 default app,聽到「預設應用程式, 系統設定」時按 enter 鍵。
  3. 現在在設定中,使用 tab 鍵找到「設定應用程式的預設值」清單。
  4. 使用下方向鍵來選擇你想要成為預設的瀏覽器程式,然後按空白鍵確認。這裡無法使用字首搜尋,但前面的項目有獨立的搜尋編輯方塊可以使用。這個清單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
  5. 假設選擇的是 firefox,那麼,你會聽到「將 firefox 作為預設瀏覽器」按鈕,再按 enter 來確認變更,導讀軟體會朗讀「已設定您的預設瀏覽器」,這樣就完成了。

以上述 windows 11 這個設定方式來說,設定的邏輯和 10 不太一樣,10 是知道現在要設定的項目,例如瀏覽器,然後只列出瀏覽器讓你選擇你想要的來進行預設設定。但 11 是相反的,他讓你選好你想要的應用程式,然後由系統來判斷這個應用程式適合作為哪些項目的預設應用程式。

但如果我們想要指定哪些檔案使用哪個應用程式來作為預設播放的程式呢?例如希望讓 mp3 與 wav 能使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來播放的話,參考步驟如下:

  1. 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焦點會停在搜尋方塊。
  2. 輸入 default app,聽到「預設應用程式, 系統設定」時按 enter 鍵。
  3. 現在在設定中,使用 tab 鍵找到「輸入檔案類型或連結類型」編輯區。
  4. 直接輸入檔案類型的副檔名,要包括「.」(點) 這個符號,例如 .mp3
  5. 按一下 tab 鍵,此時會聽到檔案類型及其預設應用程式,還有「選擇預設」按鈕,想要變更的話,就按 enter 鍵。
  6. 此時會開啟另一個設定對話方塊,按一下 tab 移到「清單,預設應用程式群組」,可以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選擇你想要的預設應用程式並按 enter 鍵確定。
  7. 此時會聽到「設定預設值」按鈕,再次按下 enter 鍵來確認變更,此時回到「選擇預設」按鈕,並且可聽到新選擇的預設應用程式提示。

想要變更其他檔案類型的預設應用程式都可以這樣做,現在可以找一個 mp3 聲音檔來播放測試看看是否有設定成功。

透過上述的參考步驟,顯然 windows 11 在改變預設應用程式上的方式比 10 來的複雜,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好提示文字與屬性,相信大家還是可以完成設定的。

2.5.11 關閉標題列的檔案路徑顯示

如果你在檔案總管或某個資料夾中,按下 insert + t 來聽讀標題時,會聽到目前所在位置的完整路徑,可能會覺得資訊太過冗長,像是「c:\users\logo\documents」。通常只要聽讀到當下所在資料夾的名稱就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想要設定成簡單顯示,在 10 的步驟如下:

  1. 進入任何一個資料夾,或者直接按 windows e 來開啟檔案總管。
  2. 按下 alt 開啟 alt 功能表。
  3. 使用左方向鍵找到「檔案」索引標籤。
  4.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變更資料夾和搜尋選項」,並按 enter 執行。
  5. 按下 shift tab 移到「一般」索引標籤。
  6. 往右到「檢視」索引標籤。
  7. 按 tab 鍵找到「進階設定,樹狀檢視,檔案和資料夾」展開。
  8.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在標題列顯示完整路徑 On」核取方塊勾選。
  9. 按一下空白鍵變成 Off 的沒勾選狀態。
  10. 使用 tab 找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來確認。

完成設定後,如果想要臨時聽讀完整路徑,可以直接按 alt + d 到網址列來查看。

在 windows 11 的設定步驟如下:

  1. 進入任何一個資料夾,或者直接按 windows e 來開啟檔案總管。
  2. 按下 alt 開啟 alt 功能表。
  3. 往右到「更多應用程式列」按鈕,並按 enter 鍵展開功能表。
  4. 往下找到「選項」按鈕,並按 enter 鍵執行。
  5. 接下來的步驟同上面 windows 10 的第 3 步到最後一步。

但當我在自己的筆電測試時,在 windows 11 點擊「選項」按鈕後彈出的對話方塊,使用 nvda 按方向鍵或 tab 鍵都無法繼續操作,使用物件瀏覽是可以看到相關資訊,但就是沒辦法用正常的方式操作,連 alt F4 關閉都有問題,但可以回到桌面操作其他項目,就是那一個視窗無法使用。換成 narrator 也一樣,目前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另外一臺公司筆電就沒問題,希望你們不要遇到這個狀況。

2.5.12 關閉 office 應用程式的開始畫面

這個設定沒那麼重要,但也可以參考看看。當我們每次開啟 office 應用程式,如 word、excel 或 powerpoint,都會有一個類似歡迎畫面的開始畫面。主要就是讓你選擇最近開啟的檔案,或者開啟空白檔案等。

以 word 來說,我們通常會在「空白文件」按 enter 來開啟新的檔案,或者直接按下 esc 鍵來直接進入空白檔案中。如果你覺得他很不必要,想要直接進入檔案,永久關閉這個畫面的步驟如下:

  1. 開啟 word、excel 或 powerpoint 應用程式,並按 esc 鍵離開這個歡迎畫面。
  2. 分別按下 alt f t 這三個按鍵,此時會打開「選項」對話方塊。
  3. 目前會停在「一般」索引標籤上,不是的話,請自行切換。
  4. 按幾下 tab 鍵找到「這個應用程式啟動時顯示開始畫面」核取方塊,並按下空白鍵來取消勾選。
  5. 直接按 enter 鍵來確認。

但是這是針對該應用程式所做的設定,所以想要關閉其他應用程式的開始畫面,就要開啟相應的程式來設定,以上面的例子就是要做三次類似的動作。

2.5.13 支援 windows 10 的開機音樂

在 windows 10 已經刪除了開機音樂,對導讀軟體的使用者而言,先聽到開機音樂可以確認已經順利開機完成,或者你也很懷念當年 windows 7 的開機音樂,那麼可以把他設定回來:

  1. 按下 windows i 來開啟 windows 的設定。
  2. 按一下 tab 鍵離開搜尋方塊,在清單使用方向鍵找到「個人化」並按 enter 鍵進入。
  3. 按一下 tab 鍵離開搜尋方塊,在清單使用下方向鍵找到「佈景主題」並按 enter 鍵進入。
  4. 按幾下 tab 鍵移到「音效 Windows 預設」按鈕並按空白鍵開啟。
  5. 使用上或下方向鍵選擇「Windows 預設」,再用 tab 鍵找到「播放 Windows 啟動音效」,並按空白鍵來勾選。
  6. 最後可以直接按 enter 鍵來確認。

現在可以重新啟動電腦來聽聽看是否已經有了過去熟悉的開機音效了。

想要關閉開機音樂,那就按照上面的步驟,取消勾選「播放 Windows 啟動音效」即可。

在 windows 11 已經有開機音樂,所以不需要特別設定,但是聲音聽起來和以前的不同。

2.6 檔案總管的基礎

檔案總管是 windows 內建的應用程式,他是一個用來管理及組織電腦中檔案與資料夾的工具。

2.6.1 電腦中的資料夾結構

了解資料夾的結構很重要,對於之後的操作有很大的幫助,好處有:

  • 在存檔時,遺失檔案的機率將大大降低
  • 從網際網路中下載檔案會比較有自信
  • 能夠更輕鬆的管理外部儲存裝置,例如隨身碟等
  • 在使用雲端分享應用程式時,會比較有自信,像是 dropbox、onedrive 或是 google drive 等
  • 可以很容易的將工作備份到外部裝置上
  • 更佳的組織好檔案與資料夾,如此可以在需要時,順利的找到所需文件

接著,讓我們依照層級瀏覽電腦硬碟,我們將會在「項目檢視清單」中操作,在那裡,使用 enter 來進入下一層,使用上或下方向鍵在同一層級間移動項目,字首搜尋也可以使用,home 與 end 分別可以到達同一層的第一個與最後一個項目,而 backspace (倒退鍵)、alt 上方向鍵或 alt 下方向鍵都可以退到上一層。

我們之前在 2.5.9 重新設定過 windows e 這個開啟檔案總管快速鍵的行為,目前會直接開啟「本機」這個資料夾。現在按下這個快速鍵,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從開始功能表輸入本機,在本機應用程式上按 enter 鍵來開啟他。可參考 2.5.10。

在 windows 10 中,因為和排列方式有關,你可以使用右或下方向鍵看到許多資料夾名稱,也就是你的帳戶資料夾,這些包括「桌面、文件、下載、音樂、圖片和影片」等。如果是在 windows 11 就只會列出一些儲存裝置的列表而已。

在瀏覽這些儲存裝置時,如果聽到「折疊」狀態,就可以在上面按空白鍵來展開他。

在瀏覽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注意到,有一個叫「windows c、os c」或是「本機磁碟機 C」,反正不管叫什麼,重點就是有「C」這個字母,要特別注意且記住他,因為他是你硬碟中的第一個儲存裝置的磁碟機代號,之後想要進入所謂 C 槽就能快速的到達這個項目,或者在其他介面可以使用類似字首搜尋的方式進入這個磁區。

除了本機磁碟 C 以外,在他的右或下側可能還有其他磁區,例如你的硬碟分成兩個磁區,或者你有兩個硬碟,就會有 C 和 D,如果有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也會在這裡看到他的代號,例如 G,如果有 dvd 光碟機或 usb 隨身碟的話也會在這裡出現他們的名稱與代號。

在 C 磁碟區按 enter 鍵就可以進入下一層資料夾,多數時候我們不會直接去存取裡面的資料,這些資料夾都和系統有關,例如我們安裝的程式,在預設的情況下會被放在「Program Files」或「Program Files (X86)」這兩個資料夾中。

接著使用下方向鍵移到「Users」或「使用者」資料夾並按 enter 鍵進入下一層。

這裡存放的是個人資料夾,使用方向鍵應該可以找到以你的登入帳號命名的資料夾,讓我們按 enter 鍵繼續進到下一層。

繼續使用下方向鍵可以看到數個重要的資料夾如下:

  • 「文件」資料夾:這是一個重要的資料夾,可以存放個人的文件,在預設情況下,使用 office 建立的新檔都會被存在這裡。
  • 「下載」資料夾:除非有特別指定,否則從網際網路所下載回來的檔案都會存在這邊。
  • 「我的最愛」資料夾:舊的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會將建立的最愛網站存放在此,隨著 internet explorer 的廢棄,這個資料夾已經不再重要。
  • 「onedrive」資料夾:存放 onedrive 雲端硬碟的資料,如果有 dropbox 也會在此發現 dropbox 資料夾。
  • 「音樂、圖片與影片」資料夾:有這些資料都可以放在相應的資料夾,規劃好相關的檔案與資料夾是很重要的。另外,這些資料夾也是一些應用程式預設存放新增檔案的路徑,像是螢幕截圖就會被放在「圖片」中的「螢幕擷取畫面」,錄製好的影片也會放在「影片」資料夾中。
  • 「桌面」資料夾:用來存放你桌面上的所有資料,如此也可以知道,所謂桌面,其實際存放檔案、捷徑等這些資料並不是直接被放在 C 槽的根目錄。對這個資料夾的內容進行編輯,就等同於直接在桌面操作一樣。

使用上或下方向鍵找到「文件」資料夾,並按 enter 鍵進入。

這裡有一些自行建立的檔案或資料夾,由上到下預設排列的順序是按照檔案名稱,數字、英文,最後才是中文,英文字母是由小到大排序,先排完所有資料夾,再排剩下的檔案。

按一下 backspace (倒退鍵) 回到上一層資料夾,也就是以自己的帳號命名的資料夾,焦點會停在「文件」資料夾上,電腦會自動記住剛才點擊的位置。

再按一下 backspace 回到上一層資料夾,也就是「使用者」或「users」的資料夾,焦點會停在以自己帳號命名的資料夾上。

再按一下 backspace 回到上一層資料夾,也就是「本機磁碟 C」的資料夾,焦點會停在「使用者」或「users」資料夾上。

最後按一下 backspace 就回到「本機」,焦點會停在「本機磁碟 C」上。

按下 alt F4 關閉檔案總管視窗。

可以再次重複這些步驟,然後改用字首搜尋的方式能夠更快的將焦點移到你想要的資料夾上。

除了 backspace 鍵可以退到上一層資料夾以外,也可以按 alt 左方向鍵或 alt 上方向鍵。原則上 backspace 與 alt 左方向鍵是類似的,但 alt 上方向鍵跟他們有一點微妙的不同。alt 上方向鍵會完全按照路徑的層級來倒退,但 backspace 只會退到你設定的根目錄就停了。

我舉個例子,在桌面上,我設定一個捷徑是可以讓我直接進到「我的雲端硬碟」下的「logo」資料夾。當我利用這個捷徑直接到「logo」後,使用 backspace 沒辦法一直再往前一層倒退,可是使用 alt 上方向鍵就沒這個問題,他會讓你一直退到桌面為止,這就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

2.6.2 新增資料夾,選取、複製、剪下與貼上檔案

之前介紹的檔案總管都是在瀏覽操作,現在我們開始要來介紹其他操作了。我們複習一下,一開始可能會在「文件」資料夾下組織自己的文件與檔案結構。

排列順序是先排資料夾再排檔案,預設的名稱排序是按字母由小到大的順序,使用字首搜尋可以快速的到達所需項目,按 home 或 end 可以直接到達資料夾的第一個項目或最後一個項目。使用上或下方向鍵可以逐項移動瀏覽資料夾的各個項目。

新增資料夾的快速鍵是 control shift n,接著輸入資料夾名稱後按 enter 鍵即可完成新增。一開始新增出來的資料夾可能會暫時被排到所有項目的最後,但當你重新進來該資料夾後就會發現新增的資料夾已經被按照正確的排列順序排好了,在項目上按 F2 可以修改名稱,按下後輸入新名稱後按 enter 鍵就可以完成重新命名的動作。

想要複製或移動檔案到資料夾內,其實包括三個步驟:

  1. 選取檔案
  2. 複製或剪下他們到剪貼簿中
  3. 瀏覽到你想放置他們的資料夾內,然後貼上他們

而單檔與多檔的選取方式不同。

單檔:

  1. 不管是使用上、下方向鍵或是字首搜尋的方式,只要將焦點,也就是游標移到該項目上就已經是選取他們的狀態了,需要注意的是,若該資料夾中只有一個檔案,需要按個空白鍵或者上或下方向鍵動一下確認焦點在其上才行。
  2. 按下 control c 就是複製,按下 control x 就是剪下。jaws 與 nvda 都不會在按下這些快速鍵時特別朗讀什麼,或許只要裝相關的附加元件或核取什麼設定就可以有類似的提示,narrator 則是會朗讀「c」或「x」。
  3. 找到想要放置他們的資料夾,並按 enter 鍵進入
  4. 按下 control v 來貼上他們。jaws 會朗讀「pasted selection from clipboard」,nvda 只會朗讀貼上的項目名稱,narrator 會朗讀「v」加上貼上的項目名稱。

多檔(同一資料夾清單中的連續多個項目):

  1. 如上所述,先移到你想要選取的第一個檔案
  2. 按住 shift 與下方向鍵,就可以開始連續選取,如果不小心多選了,一樣按著 shift 與上方向鍵就可以取消選取,在操作的過程中,導讀軟體會朗讀相關的狀態提示。
  3. 接著重複上面複製與剪下的 2 到 4 步驟來完成操作即可

多檔(同一資料夾清單中的不連續多個項目,也就是中間有不想選取的項目):

  1. 如上所述,先移到你想要選取的第一個檔案
  2. 按住 control 鍵與下方向鍵來移動項目,這時候還不會選取第一個以外的項目
  3. 移到想要選擇的檔案時放開所有的按鍵,包括 control 與方向鍵,然後單獨按下空白鍵來選取
  4. 接著繼續使用 control 與下方向鍵來移動,遇到想要選取的檔案就放開所有的按鍵,單獨按下空白鍵來選取,重複這些移動與選取的過程直到把想要的項目都選好了為止
  5. 接著重複上面複製與剪下的 2 到 4 步驟來完成操作即可

上面兩種多檔選取的操作,如果在過程中放開了 control 或 shift 鍵,單獨使用方向鍵來移動的話,那麼之前選取的項目都將被取消,必須重新操作選取的步驟。

這邊補充一下其他相關的快速鍵:

  • control a 選取該資料夾下的所有項目,包含子資料夾
  • shift home 從焦點所在的項目往前一直選取到第一個項目,包括焦點所在的那個項目
  • shift end 從焦點所在的項目往後一直選取到最後一個項目,包括焦點所在的那個項目

書中一直使用「檔案」這個字,但是我想要用「項目」,因為檔案只有檔案,項目則包括資料夾、捷徑或檔案等,這樣比較不會讓初學者以為檔案之外的類型有另外的處理方式。

從上面的操作敘述中,可以知道將資料夾內的排列順序選成清單或詳細資料是比較方便的,只要上下操作就可以移動檔案,不會有左右操作選取的問題,這邊列出 win 10 的設定方式:

  1. 按下 windows e 進入檔案總管
  2. 按 alt 鍵開啟功能表
  3. 使用右方向鍵往右移到「檢視」索引標籤
  4. 使用 tab 鍵移到「版面配置」群組的「檢視」子功能表並按 enter 鍵進入
  5. 使用方向鍵找到「詳細資料」這個項目,並按下 enter 鍵來變更排列方式

順便提醒一下,因為是功能表的操作,所以當你操作到一半切換視窗後,再切回來就會發現功能表不見了,需要重新再操作一次,這是正常的現象。

2.6.3 刪除檔案、資料夾與使用資源回收筒

定期刪除不再需要的檔案或資料夾來清理你的電腦是個好習慣,這包括兩個操作,也就是將項目搬移到資源回收筒,以及將他們徹底刪除。

將想刪除的檔案或資料夾移到資源回收筒的方法,就是按照上面提到的選取好項目後按下 delete (刪除鍵)來移除項目。由於我們在 2.5.1 中設定了資源回收筒的刪除提示對話方塊。所以在刪除時會詢問你,但詢問的內容有所不同。刪除單檔會朗讀檔名,選取了多檔會朗讀選取了多少項目,選擇了資料夾也會朗讀,確定要刪除的話就是在「是」按鈕上面按空白鍵確認即可。

如果按下 delete 刪除時沒有彈出確認對話方塊,項目就自動消失,那麼還是建議按照之前的設定來開啟刪除確認的對話方塊會比較好。

你可以永久刪除檔案或資料夾,也可以從資源回收筒將誤刪的項目還原回來,但是如果是從其他裝置刪除的檔案,例如隨身碟等,那麼這些被刪除的項目就回不來了。

進到資源回收筒的方法是按 windows m 或 d 回到桌面,找到「資源回收筒」這個項目後按 enter 鍵進入,使用方向鍵找到想要永久刪除的項目後按下 delete 鍵,依然會再次詢問是否永久刪除的對話方塊,在「是」按鈕上按空白鍵就會撤底刪除這個項目,如果想要一次刪除所有資源回收筒內的項目,可以按 control a 全選後按 delete 刪除,還有一個方式是在桌面找到資源回收筒後按快顯鍵選擇「清理資源回收筒」按 enter 來永久刪除所有已刪除項目。

在資源回收筒中,使用方向鍵移到想要救回的項目上按 enter 鍵會彈出一個對話方塊,使用 tab 鍵到「還原」按鈕按 enter 鍵後即可還原,再按 esc 鍵回到資源回收筒清單。

提醒一下,如果在對話方塊不按「還原」,而是直接在「確定」 按 enter 鍵則只會關閉對話方塊,並不會還原刪除的項目。我再提供另外一個還原方法,這個方式比較不會發生還原後因焦點失焦而必須切換視窗才能回到資源回收筒的困擾,就是在想救回的項目上按快顯鍵,使用方向鍵選擇「還原」並按 enter 鍵來完成救援動作。

其實,對系統而言,救回的方式就只是把刪除的檔案搬回到原本的路徑而已。

2.6.4 資料夾檢視

在檔案總管的章節中,我們已經提過資料夾與檔案的排序規則,也建議將檢視方式改成「詳細資料」。接下來讓我們更深入這個議題。

2.6.4.1 詳細資料檢視

我們知道在資料夾內還包括許多不同類型的檔案,像是圖片、影片、文件或是聲音檔,也會有子資料夾等,「詳細資料」的檢視方式除了提供基本的名稱與大小外,還提供了一些相關資訊,例如檔案最後的修改時間,聲音檔的額外資訊,像是作者、專集與檔案類型等,不過額外資訊是需要建立檔案的人添加進去才會有的。因此我們認為「詳細資料」的檢視方式是首選的瀏覽方式。

雖然「清單檢視」也可以無障礙的瀏覽,但是比較起來的話,資訊比較少,他只提供檔案或資料夾的名稱資訊而已。

在 2.6.2 已經提過如何設定成「詳細資料」的檢視方式,從「文件」資料夾來瀏覽「詳細資料」的介面是個好的開始,假設「文件」資料夾已經被設定成「詳細資料」的檢視,可以參考如下的瀏覽操作:

  1. 使用方向鍵移到檔案上,可以知道檔案名稱與副檔名,「如果沒有顯示覆檔名,請參考 2.5.2」
  2. 使用右方向鍵往右一欄,會聽到最後修改的日期與時間
  3. 再往右一欄,會聽到檔案類型,也就是副檔名給予的意義
  4. 最後,再往右一欄,會聽到檔案的大小,多少 kb 或 mb

得知檔案的最後修改時間可以讓你知道何時修改過他,或者上一次有沒有存檔,若是雲端硬碟,也可藉此判斷檔案是否有最新同步過來。

得知檔案的大小可以提供你整理資料夾的依據,若想將此檔案附加到電子郵件中,可藉此判斷合不合適,會不會因為檔案太大而寄送失敗,或占掉太多信箱空間。

當你使用方向鍵移到資料夾時,往右可以聽讀到修改日期,類型為「檔案資料夾」(其實就是資料夾,不是檔案,不要被搞混)。但大小的資訊是空的,想要知道大小的話,我們可以這樣做:

  1. 把焦點停在資料夾上並按快顯鍵
  2. 方向鍵往上找到「內容」並按 enter 鍵
  3. 此時會開啟內容的對話方塊,nvda 會把資訊朗讀完,其中就會有「大小」資訊,如果是 nvda 或 jaws 都可以自行按 insert b 來朗讀視窗內容,也可以聽讀到相關資訊,narrator 則是按 insert w。

其實在檔案或資料夾上直接按 alt enter 這個快速鍵就能直接開啟「內容」對話方塊了,也就是直接取代前兩個步驟。

另外,我們也可以修改「詳細資料」所顯示的欄位風格,這在音樂檔案很實用,預設情況下,mp3的檔案不會顯示大小,習慣上這項資訊應該比專集與作者還來得實用些,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將焦點移到一個資料夾上,準備變更「詳細資料」的顯示項目
  2. 按下 alt enter 直接開啟「內容」對話方塊
  3. 按 control tab 來切換索引標籤到「自訂」索引標籤
  4. 此時焦點會停在「最佳化此資料夾」的下拉式方塊,他的預設值是「一般項目」
  5. 使用下方向鍵來選擇「文件」這個風格
  6. 按 tab 會到「同時套用這個範本到所有子資料夾」的核取方塊,如果想要套用這個設定到其內的子資料夾就按空白鍵來勾選這個項目
  7. 然後按 tab 到「確定」按鈕按 enter 來完成設定

那如果我們想要客製化不同檔案類型的詳細資料顯示欄位是可能的嗎?其實也是有辦法做到的,讓我們來試看看:

  1. 將焦點移到某個檔案
  2. 按 alt 鍵開啟功能表
  3. 往右移到「檢視」索引標籤
  4. 使用 tab 移到「新增欄」子功能表,按下 enter 進入
  5. 使用 tab 移到「選擇詳細資料」,並按 enter 鍵開啟對話方塊
  6. 使用上或下方向鍵會看到數百個核取方塊,有勾選的就是目前會顯示的欄位,往下找到「長度」,並按空白鍵來勾選
  7. 使用 tab 鍵可以看到「上移」或「下移」的功能,可以利用這兩個項目來調整詳細資料顯示欄位的先後順序
  8. 使用 tab 鍵移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來完成設定

經過上面的設定,我們在最右邊新增了「長度」欄位,之後遇到聲音、影片或音樂檔,使用右方向鍵到最右邊就可以看到該檔案的播放時間。

2.6.4.2 大圖示檢視

有圖片、影片的資料夾預設都是「大圖示」的檢視方式,對明眼人來說,可以藉由圖示來判斷檔案類型,但對使用導讀軟體的使用者而言比較不方便,因為一排有好幾個項目,我們必須使用左、右方向鍵才能完整瀏覽到所有的項目,而且在往右移動時是會環繞到下一行,對於整個資料夾的瀏覽比較複雜,也可能在瀏覽時漏掉一些項目。因此還是建議改成「詳細資料」的檢視方式會比較方便瀏覽,上或下來移動檔案或資料夾,左或右則是該項目的額外資訊。

2.6.4.3 變更檢視方式

改變資料夾的檢示方式我們已經會了,這邊補充一下將設定好的檢視方式套用到其他資料夾的方法:

  1. 設定好檢視方式後,在同一個資料夾下按 alt 鍵進到功能表
  2. 使用左方向鍵找到「檔案」索引標籤,使用下方向鍵移到「變更資料夾和搜尋選項」,並按 enter 鍵開啟選項對話方塊
  3. 按 control tab 切換到「檢視」索引標籤
  4. 預設就會停在「套用到資料夾」按鈕,按空白鍵確認
  5. 在彈出的詢問對話方塊中,會聽到「您是否要將所有這類型的資料夾比照這個資料夾的檢視設定?」,使用 tab 移到「是」按鈕,並按 enter 確認
  6. 最後使用 tab 移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確認即可

有時會發現,在包含音樂或影片的資料夾似乎無法完全套用這個設定,此時,就需要使用上面介紹的改變資料夾及其子資料夾的顯示風格會有較佳的效果,請參考 2.6.4.1。

而在 windows 11 如何從大圖示的資料夾檢視方式更改成詳細資料呢?

  1. 在包含圖片或影片的資料夾按 alt 開啟功能表,(原書喜歡在 windows 11 把 alt 功能表稱為命令列,我怕大家誤會成終端機的命令列模式,所以還是用功能表來稱呼)
  2. 往右到「檢視」按鈕並按空白鍵來展開功能表
  3. 往下到「詳細資料」並按空白鍵來勾選完成切換

想要在 windows 11 將檢視方式的設定套用到其他資料夾的方式如下:

  1. 設定好檢視方式後,在同一個資料夾下按 alt 鍵進到功能表
  2. 按右方向鍵移到「更多應用程式列」折疊按鈕,並按 enter 鍵來展開他,如果想使用空白鍵的話,要注意一下,當我在筆電的新注音輸入法的中文模式時會沒作用,需要切到英數輸入才行
  3.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選項」按鈕,並按 enter 開啟對話方塊
  4. 接下來的選項對話方塊,操作方式跟 windows 10 相同
2.6.4.4 檔案的排序

之前已經提過檔案總管內的排列順序,先排完所有資料夾,再排剩下的檔案。按照字母 a 到 z 的順序由小到大來排列,也可以改成依照修改日期、檔案大小來排序,或者想要由大到小的倒序排法也可以。

在 windows 10 變更排序方式的操作如下:

  1. 將焦點移到某個檔案
  2. 按 alt 鍵開啟功能表
  3. 往右移到「檢視」索引標籤
  4. 使用 tab 移到「排序方式」下拉按鈕子功能表,並按 enter 鍵進入
  5. 使用下方向鍵選擇想要的排序方式後按 enter 確認

如果想要調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一樣是在「排序方式」中,使用方向鍵可以找到「遞增」與「遞減」項目,已經被勾選的就是目前的排列順序,在項目上按下 enter 即可改變順序。

預設值是按照名稱由小至大排序,有時我會想快速知道最近在這個資料夾修改過的檔案是哪些,就會調整成按照修改日期排序。

在 windows 11 如何調整排序方式:

  1. 按下 alt 開啟 alt 功能表。
  2. 往右到「排序」按鈕,並按 enter 鍵展開功能表。
  3. 往下找到想要的排序方式,並按 enter 鍵來確定

如果想要調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一樣是在「排序」中,使用方向鍵可以找到「遞增」與「遞減」項目,已經被勾選的就是目前的排列順序,在項目上按下 enter 即可改變順序。

2.6.4.5 資料夾的樹狀檢視

前面提到的資料夾檢視與檔案總管等,其實都是使用項目檢視的方式,另外一種檢視則是樹狀檢視。

樹狀檢視使用由左到右的層級方式進行資料夾的瀏覽,他的缺點是無法使用程式直接瀏覽與開啟檔案,而在另存新檔的對話方塊、jaws 的設定中心、求助主題等可以看到樹狀檢視的瀏覽。

由左至右的層級是從 0, 1, 2 3 等依續遞增的,使用右方向鍵可以展開下一層級,左方向鍵是收合一個層級,而上、下方向鍵則是移動層級的項目。

2.7 文字的閱讀、瀏覽與編輯

2.7.1 閱讀與瀏覽

以下快速鍵用於在網頁、收信軟體與 word 編輯器等的文字閱讀與瀏覽,不同導讀軟體有差異時會註明。

  • 左、右方向鍵:游標往左或往右移動閱讀一個字元(中文是一個字)
  • control 左、右方向鍵:游標往左或往右移動閱讀一個字(中文是一個詞或句字)
  • 上、下方向鍵:游標往上或往下移動閱讀一行
  • insert n:閱讀下一個句字 (jaws才有)
  • insert y:閱讀上一個句字 (jaws才有)
  • alt 上、下方向鍵:閱讀上一個或下一個句字 (nvda 與 narrator 才有)
  • control 上、下方向鍵:閱讀上一個或下一個段落
  • insert 下方向鍵:從游標所在處往下全文朗讀
  • insert a:從游標所在處往下全文朗讀 (當 nvda 的鍵盤配置被設定為筆記型時),因此有很多人在使用 nvda 按 insert 下方向鍵無法全文朗讀,可能都是因為鍵盤配置不小心設定成筆記型的關係
  • control home:移到文件或網頁的最上面
  • control end:移到文件或網頁的最下面
  • home:移到行首
  • end:移到行尾
  • control 上或下翻頁鍵:在 word 往前或往後一個頁面
2.7.2 文字的選取與基本編輯

上述提到的按鍵,大多數加上 shift 鍵就變成是選取文字的意思,條列如下:

  • shift 左、右方向鍵:往左或往右選取一個字元
  • shift control 左、右方向鍵:往左或往右選取一個字
  • shift 下方向鍵:選取當前行 (將游標移至行首才能完整選取),繼續往下則會選取下一行文字
  • shift 上方向鍵:選取上一行 (將游標移至行首才能完整選取),繼續往上則會選取上一行文字
  • shift control 下方向鍵:選取當前段落 (將游標移至行首才能完整選取),繼續往下則會選取下一個段落文字
  • shift control 上方向鍵:選取上一個段落 (將游標移至行首才能完整選取),繼續往上則會選取上一個段落文字
  • control a:全選整份文件或整個頁面的文字
  • shift control home:從游標所在處往回(往上)選取到文件或網頁頂端的所有文字
  • shift control end:從游標所在處往後(往下)選取到文件或網頁底部的所有文字
  • shift home:從游標所在處往左(往回)選取到當前行首的文字
  • shift end:從游標所在處往右選取到當前行尾的文字

選取文字後,可以使用的基本編輯快速鍵如下:

  • control c:複製選取的文字到剪貼簿
  • control x:剪下選取的文字到剪貼簿
  • control v:從剪貼簿將文字全部貼上
  • delete:刪除所有選取的文字

其中剪下、刪除或貼上的動作不適用於網頁或其他唯讀的環境。

在選取文字的狀態下,任意移動方向鍵、home 或 end 等將會取消選取狀態,而在選取狀態若不小心輸入文字,則所有選取的文字將被輸入的文字所取代,按 tab、enter 或空白鍵也是一樣。若不小心發生意外的操作,可以按下 control z 來還原上一個步驟,也就是回復到剛才選取文字的狀態,但如果是按方向鍵取消選取的話,是無法還原到選取狀態的,能還原的情境是選取的區塊內容遭到改變的時候。

補充相關的快速鍵:

  • insert shift 上方向鍵:可以聽讀目前選取的文字是哪些 (nvda才有),其他導讀軟體應該也有,我沒有仔細去查,書上沒寫
2.7.3 了解編輯文字時的游標邏輯

在刪除與插入的編輯操作時,了解游標的邏輯與導讀軟體提供的資訊對於操作會更有效率,至少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失誤,讓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 word 檔,或使用熟悉的編輯器開啟一個空白檔案來演練一下。

  1. 輸入「我要練球」這四個字,不要有引號。
  2. 按左方向鍵直到你聽到「我」這個字。
  3. 按一下 delete 鍵刪除「我」這個字,此時導讀軟體會朗讀「要」這個字,目前留在畫面上的是「要練球」這三個字。
  4. 將游標移到「練」上面,輸入「去」這個字,此時輸入的文字會插在游標所在字的前面,所以會變成「要去練球」。

使用 backspace 鍵可以刪除游標之前的文字,請進行如下操作:

  1. 將游標移到「去」上面。
  2. 按一下 backspace 鍵,此時「要」會被刪除,你會聽到導讀軟體朗讀被刪除的「要」這個字,而留下來的是「去練球」這三個字。

很多人會習慣用 backspace 鍵來刪除文字,因為導讀軟體可以直接朗讀被刪除的文字,相對於 delete,導讀軟體朗讀的是留下來游標上的字,這似乎較不直覺,但無論如何,這兩種刪除的方式與提示的邏輯都應該了解,這樣就不會對你產生困擾。

還有就是依照上面的操作,文字會在游標所在字元的前面插入,那麼應該怎麼往後輸入文字呢?在每一行的行尾,也就是在輸入文字的右邊一格,都會有一個換行的符號,在 word 裡,nvda 會朗讀「行尾」,記事本則會朗讀「空白」,因此移到這個符號上面輸入文字,實際上就是把字插在這個換行符號與最後一個字之間。

2.8 開啟應用程式與檔案

開啟一個應用程式或檔案的方式有很多。

開啟應用程式的其中一種方法是在開始功能表輸入關鍵字,直到聽到完整的拼字後按 enter 啟動,這部分我們在之前的章節已經演練過。例如輸入 word 聽到 word 應用程式後按 enter 鍵會用 word 開啟一個歡迎畫面或空白檔案。

想要開啟已存在檔案則是先瀏覽到其資料夾下,找到想開啟的檔案後按 enter 鍵,系統會根據副檔名連結不同應用程式來開啟此檔,例如 .docx 會用 word 來開,xlsx 會用 excel 來開,而 pptx 則是使用 powerpoint 來開啟。

2.8.1 檔案、資料夾和程式的桌面捷徑

你可以做一個檔案、資料夾、應用程式或網頁的捷徑,放在桌面,可以讓你之後快速的打開他們。目前我們先關注前三種,至於網頁如何建立捷徑,請參考 7.4.3。

對於檔案或資料夾,建立桌面捷徑的方式相同:

  1. 將焦點移到想要建立的檔案或資料夾上,但不要直接按 enter 開啟他們,停在項目上即可。
  2. 按下快顯鍵。
  3. 使用下方向鍵找「傳送到」子功能表並按 enter 或右方向鍵進入,更快速的方式是按快顯後直接輸入 n。
  4. 使用下方向鍵找「桌面(建立捷徑)」,並按 enter 鍵。

想要確認有沒有成功,則是按 windows m 或 d 回到桌面,使用字首搜尋的方式找與剛剛建立的檔案或資料夾名稱一樣的項目,只不過該項目後面會有「捷徑」兩個字。

想要編輯桌面捷徑,就按下 F2 來重新命名,編輯完後直接按 enter 鍵確認,若按 esc 鍵則取消編輯。

建立應用程式的桌面捷徑:

  1. 按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輸入應用程式名稱,直到聽到完整的拼字,停在這裡,先不要執行。
  2. 按下快顯鍵,往下找到「開啟檔案位置」,並按 enter 鍵執行,此時會進入一個放置捷徑檔案位置的路徑中,這個地方平常很難找到,貼上我這邊的路徑供參 C:\ProgramData\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
  3. 如果焦點沒有在該項目上,就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移到該項目。
  4. 按快顯功能鍵,往下找到「傳送到」子功能表,按 enter 或右方向鍵進入。
  5. 使用下方向鍵找「桌面(建立捷徑)」,並按 enter 鍵。

想要確認有沒有成功,則是按 windows m 或 d 回到桌面,使用字首搜尋的方式找到剛才建立的捷徑。

如果在開始功能表的應用程式上按快顯鍵時,nvda 都會被切換為「瀏覽模式」,必須按 insert 空白鍵切換為「焦點模式」才能順利進入快顯功能表使用方向鍵選擇項目的話,此時可以檢查 nvda 的設定,在「偏好」、「設定」的「瀏覽模式」設定中,「頁面載入時啟用瀏覽模式」這個項目若勾選就會有上述的情形,可是一旦不勾選後進入網頁想使用瀏覽模式就要手動切換了,就看大家的習慣與經常使用的情境為何。

2.8.2 在預開啟的程式新增快速鍵

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快速的開啟程式,就是在程式上新增快速鍵,也就是所謂的熱鍵。這樣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按下熱鍵快速的開啟程式。通常快速鍵是 control alt 加上字母或數字,需要避免衝突的快速鍵配置,例如新增了某個程式的熱鍵為 control alt 大鍵盤1,那麼在 word 就無法使用這個快速鍵來產生第一級標題 h1 的效果。control alt n 也不要使用,因為那是快速啟動 nvda 的熱鍵,類似這樣的衝突情形要盡量避免與注意。步驟如下:

  1. 按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輸入應用程式名稱,直到聽到完整的拼字,停在這裡,先不要執行。
  2. 按下快顯鍵,往下找到「開啟檔案位置」,並按 enter 鍵執行,此時會進入一個放置捷徑檔案位置的路徑中,如果焦點沒有停在你想要的應用程式上,請使用上或下方向鍵來移動並停在他上面。
  3. 按下快顯鍵,往上到「內容」子功能表,並按 enter 鍵進入該應用程式對話方塊的「捷徑」索引標籤。
  4. 使用 tab 鍵找到「快速鍵」欄位,在這個編輯區輸入你想要的一個字母或數字,預設會自動加入 control 與 alt 這兩個按鍵。
  5. 輸入完後使用 tab 鍵到「確定」按鈕按 enter 確認。
  6. 如果出現了「繼續」按鈕,直接按下空白鍵就好,如果目前登入 windows 的帳號沒有管理者權限,可能還得輸入管理者密碼才能繼續。
  7. 現在在任何地方按 control alt 加上剛才的輸入的字母或數字,就能自動開啟該應用程式了。

從第三個步驟開始與在桌面的捷徑建立快速鍵的方式是一樣的,但上述方式的效果更強,因為這個項目或捷徑並不需要存在於桌面,但相對的,要在「開啟檔案位置」存在的應用程式捷徑檔案才能這樣做。

2.9 儲存 office 文件

養成隨時按 control s 來存檔是個好習慣,這個快速鍵在多數的編輯器程式都通用,隨時存檔的好處是當電腦故障或導讀軟體出問題時,重新開機的結果只是損失了幾分鐘的編輯成果,而非整個檔案的心血都白費。當我們遇過類似這樣的挫折時就會記住這一點且能徹底實踐。

2.9.1 另存新檔對話方塊

不管 word、excel 或是 powerpoint,一開始開啟空白檔案進行編輯時,第一次要存檔,都會跳出另存新檔的對話方塊。直接按 control s 跳出來的是新式的,操作上步驟會比較多,若是直接按 F12 跳出的是舊式的另存新檔對話方塊,這個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直覺,因此,在第一次存檔時可以考慮按 F12。

此時會停在檔案名稱的編輯區,上面有三個 office 套裝軟體的預設檔名:

  • word:會使用該檔案第一行的部分文字來當作主檔名,可以接受的話就直接按 alt s 或 enter 來將檔案存到預設資料夾,通常是「文件」資料夾」。下面會介紹如何修改預設儲存資料夾,若想要自己設定檔名,則直接在編輯區輸入後按 enter 鍵即可。
  • powerpoint:預設主檔名是簡報標題輸入的文字,可以直接按 alt s 或 enter 鍵來完成儲存,或者輸入自己喜好的檔名再按 enter 鍵確認。
  • excel:通常是以「活頁簿1」或「活頁簿2」的預設檔名來命名,其他如上所述。

如果想要把檔案儲存在「文件」下的其他子資料夾,那在編輯區按兩次 shift tab 到項目檢視清單,使用方向鍵移到其他資料夾後按 enter 進入,接著一樣可以按 alt s 來完成存檔。也可以按倒退鍵退到上一層資料夾來切換到自己想要儲存的路徑。

除了利用項目檢視清單來找到自己想存放的位置外,還可以使用樹狀檢視的方式來瀏覽,也就是在輸入檔名的編輯區使用 shift tab 往回找到樹狀檢視,通常是在項目檢視的上一個區塊。按照之前 2.6.4.5 介紹過的樹狀檢視來操作即可。也就是使用右方向鍵展開資料夾,左方向鍵收合。通常應用的時機是項目檢視的路徑離你想要的位置有很大落差,此時直接利用樹狀檢視來找到想要的資料夾可能會比較快。

現在假設想利用樹狀檢視來將檔案儲存到「文件」以外的資料夾,假設是「音樂」資料夾,請參考如下操作:

  1. 按下 F12 打開另存新檔的對話方塊
  2. 按個幾次 shift tab 直到聽到「樹狀檢視」
  3. 輸入「音」這個字,讓焦點移到「音樂」,或者直接使用上或下方向鍵找到「音樂」資料夾,並按 enter 鍵,雖然不會聽到什麼變化,但路徑的位置實際上已經改變
  4. 按一下 tab 到達「清單檢視」區域,可以看到位於「音樂」資料夾內的檔案與資料夾
  5. 如果想要將檔案存到「音樂」資料夾中的子資料夾,那麼就使用下方向鍵或字首搜尋找到該子資料夾,並且按 enter 鍵進入
  6. 那如果檔案只是很單純的要存到「音樂」資料夾內,那麼可以忽略上一個步驟
  7. 最後直接按 alt s 將檔案存進新的位置即可

你也可以在存檔前修改檔案類型,存成不同類型的檔案,操作步驟如下:

  1. 按下 F12 打開另存新檔的對話方塊
  2. 按一下 tab 到「存檔類型」下拉式方塊,使用下方向鍵來選擇不同的類型,裡面的選項會因應不同的應用程式而有所不同
  3. 按一下 shift tab 回到「檔案名稱」下拉式方塊,此時新的檔案類型副檔名已經取代原本的副檔名,你可以修改主檔名後,按下 alt s 或 enter 鍵直接完成存檔

完成初次存檔後,以後編輯檔案就可以直接按 control s 來存檔,養成隨時存檔的好習慣可以盡可能的防止意外發生時,遺失內容的可能性

如果已經開始編輯檔案,但不想存檔,可以直接按 alt F4 彈出詢問是否存檔的對話方塊,再按 alt n 不要存檔,就會離開並關閉該檔案

2.9.2 變更儲存 office 檔案的預設資料夾位置

過往 office 系列軟體在存檔的預設位置都是使用者帳號下的「文件」資料夾。但這幾年有些使用者的狀況是系統會將「文件」資料夾放到 onedrive 底下,特別是系統有使用微軟帳號登入的更有機會是這樣,這使得使用者容易搞混,不清楚「文件」資料夾到底是指哪裡。

因此,你可以改變你的檔案預設存放位置,在 word 的操作步驟如下:

  1. 按下 alt f t 開啟選項對話方塊,可能會停在「一般」這個種類
  2. 使用下方向鍵找到「儲存」這個種類
  3. 使用 tab 鍵找到「預設本機檔案位置」編輯區,可以看到預設的儲存位置
  4. 想要變更的話,就按一下 tab 鍵到「瀏覽」按鈕,並按 enter 鍵會開啟一個「修改位置」對話方塊,焦點會停在「資料夾名稱」編輯區
  5. 大約是按三次 shift tab 鍵移到「樹狀檢視」的電腦資料夾位置,依照 2.6.4.5 的章節來操作,並選好想要的資料夾
  6. 使用 tab 鍵回到「資料夾名稱」編輯區,可以確認一下選擇的資料夾名稱是否正確,繼續按 tab 鍵找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完成選擇
  7. 此時會回到剛才的「瀏覽」按鈕,一樣可以按一下 shift tab 查看選擇的完整路徑是否正確,沒問題的話就一直按 tab 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儲存剛才的設定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 office 365 的 excel 或 powerpoint 沒有出現「瀏覽」的按鈕,所以我們只能直接手動輸入預設存放位置的完整路徑,這有點麻煩,遇到這個狀況,可以參考下面的做法:

  1. 直接利用檔案總管瀏覽到你想要當作預設儲存位置的資料夾裡面
  2. 按下 alt d 來移到網址列
  3. 按下 control c 來複製這個資料夾的完整路徑到剪貼簿
  4. 依照上面的 1 到 3 步驟,讓焦點移到「預設本機檔案位置」編輯區
  5. 按下 control a 全選目前的資料夾路徑,再按 control v 貼上剪貼簿的路徑,他會直接取代掉剛才全選的舊路徑
  6. 最後,查看選擇的完整路徑是否正確,沒問題的話就一直按 tab 到「確定」按鈕,並按 enter 鍵儲存剛才的設定

2.10 尋找你的檔案及最近 office 使用的檔案提示

如果我們熟悉電腦內資料夾結構的話,比較不會找不到檔案,但還是有可能突然忘記最近開啟過的檔案存到哪邊了,請放心,這不是初老現象,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發生。這邊介紹幾個找尋檔案的方法給大家。

如果還記得檔名的一兩個字,可以在開始功能表的搜尋方塊輸入看看,如果沒有出現完整的名稱,就使用下方向鍵找看看系統列出來的相關結果,夠幸運的話,找到該檔案就直接按 enter 鍵來開啟。

那如果想要知道這個檔案放在哪裡,而不是直接開啟他的話,那就在找到檔案的地方按一次右方向鍵後會停在「開啟」,再用下方向鍵找到「開啟檔案位置」,並按 enter 來進入該檔案所在的資料夾中,此時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按下 alt d 到網址列來查看他的完整路徑。

在「開啟檔案位置」下面還有一個「複製路徑」的功能,按下 enter 鍵就可直接幫你把路徑複製到剪貼簿當中,如果使用 nvda 且複製失敗的話,就確認一下 nvda 是不是有切換到焦點模式才按 enter 鍵。這時候就可以到任何編輯軟體去按 control v 把路徑貼上。

如果在開始功能表找到檔案可以直接按快顯鍵,再用上或下方向鍵來操作的話可能會更穩定些,在 windows 11 或比較新的 windows 10 是可行的,大家可以試看看。

如果已經忘記檔案的所有名稱,可以利用 word、excel 或 powerpoint 來開啟最近使用過的檔案,如下操作:

  1. 在相關的 office 應用程式中,按下 alt f r 開啟「檔案清單」的「開啟」類別
  2. 使用 tab 鍵移到一個檔案列表的清單,通常位在「最近使用的文件」索引標籤之後
  3. 在這個清單可以使用下方向鍵來瀏覽最近開啟的檔案,越上面的時間越新
  4. 在所需要的檔案上按 enter 鍵就可以開啟他
  5. 或是在檔案上按快顯鍵,裡面有一些功能可以使用,包括「開啟、刪除檔案、複製路徑到剪貼簿、從清單中移除」等項目。

如果已經在 office 系列的一個檔案中,但不確定他的路徑存放在哪裡,那麼可以這樣做:

  1. 直接按 alt f i 開啟「檔案清單」的「資訊」類別
  2. 使用 tab 鍵找到「複製路徑」按鈕,並按下 enter 鍵就可以把完整檔案路徑複製到剪貼簿中
  3. 或者是找到「開啟檔案位置」按鈕,並按 enter 鍵開啟該資料夾,按下 alt d 到網址列來查看完整路徑

2.11 確認你的軟體版本

當某個軟體遇到問題時,首先我們會想知道這個軟體的版本,這也是想幫助你的人可能會問你的第一個問題。

從 windows 10 開始,微軟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發佈作業系統的重大更新。按下 windows 鍵開啟開始功能表,輸入 winver 按 enter 鍵就可以看到相關的版本資訊了。

此時會開啟一個「關於 windows」的對話方塊,我這裡是「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22H2 (OS 組建 19045.3803) Windows 10 專業版 作業系統及其使用者介面,皆受到美國及其他國家/地區之商標及其他已立案和立案中智慧財產權法的保護。」。

如果是用 jaws 的話,焦點在特定軟體中,按下 insert control v 就會直接朗讀這個軟體的版本資訊。

但是在 office 系列軟體使用 insert control v 得到的資訊不清楚,且我們有可能不是使用 jaws 這個導讀軟體,假設目前在 word 裡,那就直接按下 alt f d a 開啟「帳戶」的「關於 word」就能聽讀相關的資訊,如「Microsoft® Word 2019」等版本資訊。

如果想要知道 jaws 的版本,依據 1.2 的方法進到 jaws 視窗,在 alt 功能表,按 h (help) 再按 a (about) 就會自動朗讀版本相關資訊。

如果想要知道 nvda 的版本,按 insert n 開啟 nvda 功能表,一樣是按 h (說明) a (關於) 就會自動朗讀版本相關資訊。

多數應用程式查看版本的方式都很類似,打開 alt 功能表的 h 再 a 通常都會有相關資訊。

而 jaws 在使用的軟體中快按兩下 control insert v 可以把版本資訊直接放到 virtual viewer 也就是虛擬檢視器中。

假設是在 chrome 中使用此功能,不僅能得到 chrome 的相關版本資訊,也會有 jaws 跟 windows 的版本。這些資訊都在虛擬檢視器上,你可以任意複製想要的文字加以利用。

最後更新:2024-01-19 06:40:09

From: 111.249.135.180

By: 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