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材] 18 結語 - 教學區

[基礎教材] 18 結語

文章瀏覽次數 20

特種兵

特種兵圖像(預設)

2025-07-31 11:26:00

From:111.249.158.187

NVDA 基礎教材

18 結語

2022 初版

這一篇是我自己寫的,原文的講義沒有這些。

我一開始想改寫這份講義的原因有三點:

  1. 希望帶來國外不同教學方式給有興趣的伙伴,也許會對大家有不同的啟發或效果。
  2. 因為一直以來國內對於視障資訊教育的講師沒有較具公信力的證照或考核,希望讀完中文版的講義,大家可以去買英文版的,然後看完就到 NVDA certification 線上考取證書。
  3. 希望國內可以有完整一整套的 NVDA 基礎教材,自己憑空想像寫出來的可能比較沒有系統或架構,既然有英文版的,那就翻譯加自己的經驗與使用中文的狀況改寫這份講義。

原本抱持著 2021 年原文講義出了新版,自己想要閱讀,那就順便花點時間改寫出來分享。沒想到的是這件事需要花費的時間比我想像中的多很多。

其實基礎講義的英文不算太難,偶爾查查單字跟 google 翻譯花的時間不算多,雖然每一節的內容都很少,但需要逐字逐句翻譯,加上前後文調適,整份講義下來的主題與內容其實也不少了。

花最多時間的地方是測試講義提到的所有功能,為了自己操作熟悉與撰寫講義的精準用字,加上很多地方需要改成中文環境的 NVDA 與作業系統用語。有時一段文字就會讓我前前後後開啟 NVDA 的某個設定數十次,或者在不同語言設定切換對照等。

平常的閱讀,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主題,可能只是大概看過就好,但因為需要翻譯與改寫,所以必須精讀每一句,甚至每個字。

我平常工作時間較長,只有下班時間幾小時與假日才有時間撰寫講義,一旦開始投入撰寫,就希望全心全意把它做完再進行其他想做的事情。平均完成一篇文章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就這樣花了半年多才完成這份講義。

其中,第二章與第三章之間隔了四個月,那是最可能放棄的時間點,原本只是想試試水溫,寫了兩章後,有人在看才想繼續寫。另一方面,那陣子自己的時間都拿來看書,下班後就不太想繼續坐在電腦前面工作了。

後來想想,是否有人在看,我不一定知道,瀏覽數可能是程式自動瀏覽的結果,如果只有一個人要看的話,我就應該把它寫完,而我確信至少會有一個人看,那就是我自己。

當時還有個想法,就是想與 NVDA 官方合作,看看中文講義或中文認證能否取得他們的授權之類的,一開始談得還不錯,後來他們是說 NVDA 更新讓他們比較忙,我也懶得一直去催,沒有進一步回應的情況下,就沒辦法與協會這邊的工作結合了。

如果可以在工作時間做這件事,完成講義的時間應該會縮短,取得授權可以讓協會有一點收入,促進台澳雙方之間的合作也很好,可惜沒有成功。據說香港跟中國都有類似的計劃,不知道後來結果怎樣。

不過多少也因為這樣激起我的性子,那時就想,難道一定要靠別人或單位才能完成這些事嗎?我自己如果有決心要做的話,為什麼不能?

我想我就是這樣,如果我覺得這件事是對的,就不會在意別人的想法,就會一無反顧的去做。

覺得有趣的是發現原文講義有寫錯的地方,一開始會寫信給 NVDA 官方,結果確實都是他們筆誤,也覺得很有成就感,隨著小錯誤的地方變多,後來他們也懶得回我了,那我也懶得回報了,反正我中文這邊覺得怎樣是對的就改寫,或者補充在註釋裡讓大家知道一下。還有一些是關於翻譯的補充或看法。

覺得高興的地方是發現講義教學內容有一些細節是我自己在學習或使用 NVDA 時沒有注意到的,只要有學到東西就覺得很值得做這份講義。

覺得辛苦的地方是要維持整份講義的統一性,經常寫著寫著用詞或翻譯寫得跟之前就不一樣了,此時就必須把之前所有的講義找一遍,有一樣的東西就要統一一輪,已經發表的章節也要上去修正。感覺自己是在做學問,很認真看待這件事。

覺得抱歉的是我的英文水平,即使文法不難,但我學習英文都是用看的,沒有實際聽說讀寫,比較熟的是英文的資訊專有名詞,但對於整句話的語氣或情境很難把握,所以會覺得是改寫而不是完全的翻譯。過程中有找一些英文教學書來看文法,似乎也沒什麼起色。

例如我分不清楚,how do this 是如何去做,還是應該如何做,或者是做了會如何。一些助動詞有什麼差異也看不出來,英文轉成中文的語法順序應該怎樣也不是很確定。有時你以為你看懂了,但真的要用文字書寫下來又似乎覺得哪邊不對勁,光是有些字需不需要翻譯出來就很讓人頭痛了,我記得有很多段落都是我改寫三次以上才覺得稍微好一點,由此也可以知道我的英文真的是一個字「破」。

對於 NVDA 的專業我敢說我有,可是對於英文真的努力了很久,進步的幅度還是很有限啊。因此有寫錯或寫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告訴我,可以讓這份中文講義變得更好,也讓我知道有人在關注它。

感謝高生望老師及我的朋友 Melody Shih 曾經回答過我關於英文翻譯的問題。

值得驕傲的是至少我願意嘗試去做,有踏出這一步,先求有再求好。我想,英文好的人又有資訊能力的不一定願意花時間做這種事,英文不好的人可能以此為藉口懶得做這件事,很慶幸自己做事通常很有決心,努力完成了這份講義。

在寫作的過程是漫長的,有時假日一整天也只能寫出三四節,有時腰痠背痛手痠肩疼,就會停下來休息一下,有時一直寫不好而感到沮喪時就會想要放棄。

一個人撰寫,沒有其他人討論,沒有其他人建議,幸好完成一個檔案的時間不算太長,這會讓我有成就感,每完成一節就告訴自己又更靠近目標一小步了。

有時寫得很晚很想睡,弄了半天以為終於完成了,然後隔天起床看不懂自己在寫什麼,於是就全部刪掉重寫。在這段假日期間不敢去做會花很多時間的事,因為擔心轉移注意力後久了就不想回到寫作,久而久之就會放棄。

遇到瓶頸時就停下來回想自己想要完成這份講義的初衷是什麼,其實也不為什麼,就是一句承諾、一種信念、一個執著、一份熱情與一股蠻勁而已。

其實官方英文版的教材還有其他的,像是 office 系列,不過那些講義的內容更多,軟體本身的操作也算專業,如果是我的話,除了要面對更難的英文,還要克服軟體中英文與操作方面的難度,進行測試時,NVDA 要切換語言還算簡單,如果是其他軟體可能沒那麼方便切換,總之,需要更厲害的人來完成這些事了。

快要全部完工時,一方面很高興又完成了一個工作,但也有點失落,感覺假日固定有件事可做已經變成習慣也還不錯。但我們都知道人不能停在原地,要一直往前,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如果你們覺得這份教材的架構或內容安排的不錯,其實那都是原文講義的功勞。

感謝願意看完講義的人,希望不要被我可怕的翻譯給嚇倒,可以的話也去 NVDA 商店買份英文講義來閱讀,或許會有不同的收穫也說不定。

這幾年我會想,自己已不再年輕,很難再有什麼大成就,能力也差不多就那樣,但如果能夠留下一些講義或教材,或許能夠啟發後面更多人。視障者能夠取得的資訊比明眼人少,但有知識才有力量,有教材才有人才。既然時間是有限的,就應該花在投資報酬率更高的事情上,讓有天份的人擁有無限的未來與希望,最少也要能縮小視障資訊能力的落差,讓更多視障者的資訊能力有所提升,資訊環境就會不斷進步與發展。

我希望你們讀完這份講義後能力都比我強,這是健康的信念,如果你們沒有進步,那一定是我寫得不夠好。如果你們超越了我,那一定是我的懶惰不長進。

最後,希望你們也可以分享自己所學,我相信每個人都盡一份力,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

2025 再版

時間很快,過了三年,再回來更新這份教材。

不知道是進步還是退步,大部分的想法都跟當年一樣,我還是那個我。

因為自己想考 2025 的 NVDA 專家認證,所以就來把教材再翻新。

基於新版講義,主要的修改如下:

  • wordpad 換成記事本
  • 每個章節都多出了自主練習單元
  • 章節的編排或文句順序在新版原文講義都有所調整
  • 把翻錯或不通順的句子重新修改過
  • 把活動、註釋與自主練習都改為第6級標題,更明確表示這些單元是屬於某個章節底下的部分,也方便 NVDA 的單鍵瀏覽移動

更多更改的細節,可以參考原文的講義,他在最前面有列出來。

只要你原意學習,就會進步,我也一直在學習與成長。

我發現現在的教學文比較偏向跳躍式學習,也就是一篇短短的單講某個主題或功能。每一篇都是獨立的。

好處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來閱讀單篇,挑自己想看的來看就好。

但主題太過凌亂鬆散,想要做有系統的學習就變得困難,甚至沒有組織的分類,想找到自己感興趣或想學習的主題不太容易。

可能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學習模式,如果東一塊西一塊的,似乎看不清整個樣貌。

這個教材的優勢就在於每個章節都很短,但是每個主題是很有架構的分類,從最基礎的導讀軟體操作開始,慢慢帶入 Windows 本身與其他軟體的操作。

我建議看完這本書,可以接著看 Windows 導讀軟體入門第三版這本書。希望那時候中文版我已經翻譯完了。

雖然是更新,但還是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除了自己翻譯外也使用了 ai 翻譯來幫助我,這也加快了我的改寫速度。

現在,我的翻譯教材變得更有品質,翻譯更正確,不會受限於我的英文水平,付一些錢給 ai 是值得的投資。

由於檢測與寫程式的工作變少,讓我有時間在上班時撰寫這份講義,加快了我的上稿速度,也讓我每天可以設定小目標來完成。

花幾十個小時只教會一個學生,但是相同的時間留下講義,可以造福看過的所有人,因此後期我從實體的教學慢慢偏向撰寫講義,這樣似乎更有效益。

除了看教材的內容外,我們也可以學習編寫教材的方式,例如在附加元件商店那一章。一般我們習慣按照移動的順序來逐一介紹畫面的每個項目是什麼,還有他的作用。以附加元件商店來說,畫面上有頁籤、清單、下拉與核取方塊等。基礎教材採用的方式是先介紹比較常用或重要的項目,接著再用其他的章節將次要的部分補上,最後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初學者覺得比較簡單,不會因為太多項目而感到混亂。

能夠有合適的教材進行自我學習是最快樂的,希望你也跟我一樣樂在其中。

看到那麼多講義被我完成,有點激動也有點感動,我自得其樂,因為完成了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承諾。

最後更新:2025-08-01 16:25:14

From: 111.249.158.187

By: 特種兵